22看云识天气导学案2.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导学案 第 11 周第 4 课时 科目语文 课题 17.《看云识天气》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2013.10.14 主备人: 审核人________ 授课人_________年级 七年级 班级_________ 【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热爱自然的情趣。掌握并学习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的写法。 【学习重难点】理解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说明的思路及说明方法的应用。 【资料准备】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回顾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X K b1.C om 预习检测 自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说明内容。(作者在向我们介绍什么?) 2、本文介绍了哪两种方法的看云识天气? 3、你记住了哪些云的名称?其中哪些云象征晴天,哪些云象征阴雨?你还记住了哪些光彩现象的名称? 出示目标 活动设计 跳读课文3~6段,找出象征晴天的四种云,象征雨雪冰雹天的四种云,四种光彩。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完成下表如下: 晴天云彩简表 名称 形态变化 位置 厚度 天气征兆 卷云  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积云  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 很高 很薄 无雨、雪 积云  像棉花团,上午出现,傍晚渐渐消散 HYPERLINK / w W w .x K b 1.c o M 两千米左右 较薄 阳光温和 高积云  像草原上洁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状排列 两千米左右 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层变化简表 名称 形状变化过程 位置 天气征兆 卷层云  卷云聚集着,仿佛蒙上白色的绸幕,卷云慢慢向前推进 X|k | B| 1 . c |O |m 高 晴转阴 高层云  卷层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像毛玻璃遮着太阳 低 将下雨雪 雨层云  高层云变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块布满天空 更低 雨雪连绵 积雨云  积云迅速形成高大的云山,乌云密布 更低 雷雨冰雹 云彩识天气简表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色彩 天气征兆 晕  产生在卷层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围 里红外紫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华  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的边缘 里紫外红 华环小到大晴 华环大到小阴雨 虹  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 彩色圆弧 东虹轰隆西虹雨 霞  出现在早、晚,太阳照红云层 云层变红 朝霞不出门 晚霞行千里 当堂小结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不仅了解了看云可以识天气的内容,还学习了怎样将事理说清楚,并把握住了一般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征,理顺序,用方法,语言准。 课堂检测 比较阅读,回答如下问题。 黄山的云海更为神奇,它妙在非海,而确又似海。站在峰巅,只见烟云时而为风平浪静的汪洋,时而为浪涛汹涌的大海,时而似奔腾的急流,时而又轻柔如绢。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刹那间,它们就会全部散去,阳光一照,白云浩浩,澜翻絮涌,万道山峪沉于银涛中,真有“忽闻海中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的意境,难怪郭沫若形容它是“森罗万象,忽隐忽现,或浓或淡,胜似梦境之迷离”。 8、此段 HYPERLINK /shti/ \t _blank 描写黄山的云海,其特点是(???????????????)(用一个词概括)。 9、作者描写黄山的云海,想像也很丰富,他把云海想像成( )、( )、( ) 、 ( )等。 10、简析文中划线句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HYPERLINK / 新|课 |标|第 |一| 网 11、比较《看云识天气》第一段和以上文段中对云的描写,在写法上它们有何相同之处? (描写的文笔都很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从云的形态入手,写出了云的动态静态之美,都写出了云的姿态万千、变化无常的特点。) 12、打开记忆的大门,回顾一下你所积累的描写云的诗句。 课后练习 完成练习册“拓展拔高”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二次备课 HYPERLINK 新课 标第 一 网 HYPERLINK HYPERLINK w W w .x K b 1.c o M HYPERLINK 新 课 标 第 一 网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