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根草根际AM菌的感染特性.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香根草根际AM菌的感染特性? ? 原载《草业科学》2007年24卷7期。 高丽霞1, 陈羽2, 仲崇录2, 陈珍2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广州 510225)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州,510520) 摘 要:通过对不同种植时间、不同种植基质的香根草分株苗、组培苗根际丛枝菌根(AM菌)感染检测,探讨了香根草对AM菌的感染特性。结果表明,在消毒过的森林泥炭土中,组培苗种植12个月感染率只有20.0%,感染强度低;种植22个月只有53.3%,感染强度为中。分株苗种植在自然土壤中,3个月就有AM菌感染,其感染率为56.7%,;种植22个月感染率达到最高峰,为80.0%,感染强度为中等;种植时间为33个月时,感染率不再增加,但感染强度进一步增高。说明香根草根际AM菌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可能与苗源无关,而与种植基质密切相关。 关键词:香根草;丛枝菌根;根际;分株苗;组培苗 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是一种独特的禾本科草本植物,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能力,其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既耐旱,又耐淹。因其根系具有高抗拉强度和穿透力,香根草已在中国华南、西南、华东等地广泛用于治理水土流失、固土护坡及生态修复工程中,并已成为水土保持的先锋植物[1,2]。此外,香根草还被发现具有吸附重金属和清除有机污染物的功能。Truong[3]等的研究表明,香根草茎叶中Cd 含量达到48 mg/kg时,仍能正常生长,这明显高于一般植物茎叶中5-20 mg/kg的含量。夏汉平等将香根草种植在尾矿和垃圾组成的混合基质上,也发现香根草根系对Zn、Cu、Pb三种重金属滞留率均在50%以上,可加快尾矿的植被恢复[4]。正因如此,近几年香根草已广泛用于环境保护与重金属的植物修复[3-6]。 根际丛枝菌根(AM菌)是土壤微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植物形成共生后,参与植物许多生理生化代谢过程,能显著增加植物对土壤水分和矿质元素(尤其是P元素)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如增加植物抗旱、抗盐性,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在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以及维持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7-11]。然而,目前尚未见到有关AM菌感染香根草根系的报道。因此,为了探讨香根草优良特征的内在机理,以便能更好地将香根草应用于环境治理与生物修复,我们对香根草的根际进行了AM菌检测,以期进一步了解AM菌与植物的抗逆相关性及其在退化土壤恢复中的生态学作用。 1.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均为香根草,分两类,一类是实地分株苗,另一类是无菌组培苗,均由广东省农科院提供。分株苗是利用香根草的分蘖特性进行分株繁殖,方法是3-5个分蘖一束,修剪根系至5 cm长,地上部分10 cm高,种植在农田土壤中;无菌组培苗种植在黑色胶袋中,基质为用甲醛消毒的泥炭土。种植后常规管理,分别于 3、5、22、33个月取样检测根系AM菌感染率。 1.2 检测材料取样及处理 分株苗取距地表5-30 cm土层中带根尖的须根,组培苗从盆栽容器中取带根尖的须根。所取根样先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晾干,然后将根样剪成1 cm长的根段,放入FAA固定液(95%乙醇20ml + 40%甲醛6 ml + 蒸馏水40 ml)中进行固定[7],并保存备用。 1.3 根样的染色 按Hayman介绍的方法[8]对保存在FAA固定液中的香根草菌根样进行染色处理,其作用是使AM菌着色以方便显微观测。 1.4 AM菌感染检测 对染色处理的根样进行显微观测,菌根感染情况采用菌根分级标准进行统计[7,12]。本实验每个样品取30个根段(每条1 cm长),观测每条根段上AM菌的侵染情况,记录感染根的段数,并根据公式计算感染率: AM菌感染率(%)= (有感染的根的段数/被检查的根的段总数)× 100% AM菌感染率分级标准[7]: 1级——受感染的营养根占观察总根数的0-5%; 2级——受感染的营养根占观察总根数的6-25%; 3级——受感染的营养根占观察总根数的26-50%; 4级——受感染的营养根占观察总根数的51-75%; 5级——受感染的营养根占观察总根数的76-100%。 AM感染强度[7]: (1) 感染强度弱:根样中的真菌的丛枝或泡囊数量很少,分布也稀疏,用“+ ”表示; (2) 感染强度中:根样中的真菌的丛枝或孢囊数量较多,分布均匀,但尚未连接成片,用“+ + ”表示; (3) 感染强度强:根样中的真菌的丛枝或泡囊密集分布,常常连接成片,用“+ + + ”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 香根草无菌组培苗不同种植时间根际AM菌感染率 从表1中可以看出,香根草的组培苗种植在消毒过的森林泥炭中,3-5个月内,检测AM菌感染率为0,看不到菌丝;12个月后,根系有少

文档评论(0)

yanmei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