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明清复习之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笔记学科知识.ppt
四、哲理性警语隽句 《张鸿渐》:“大凡秀才做事,可以共胜,而不可以共败。胜则人人贪天功,,一败则纷然瓦解,不能成聚。” 《白秋练》:“天下事,愈急则愈远,愈迎则愈距。” 《恒娘》:“余不闻人情厌故而喜新,重难而轻易。” 《黄英》:“自食其力不为贪,卖花为业不为俗。人固不可以苛求富,然亦不必务求贫也。” 《瑞云》:“天下人为真才人为能多情,不以妍媸为念。” 第七节 《聊斋志异》对史传、六朝志怪唐传奇 的继承和发展 一、作品体式 近半作品,仿史书传记。但并非以为真实历史人物立传为己任,而是以关注人物命运,表现人物性格为己任。 约半数作品,近于魏晋志怪。但描写细腻完整,却又是志怪所不及。 极少数作品,类似轶事小说。 二、以传奇笔法表现志怪内容 鲁迅:“用传奇而以志怪”。以花妖狐魅为题材内容,笔法造怪设幻,事奇文曲,类似唐传奇。但描写的更为具体,刻画的更为细腻。从唐传奇叙述故事为主,发展到刻画人物为中心。 第八节 《聊斋志异》的影响 一、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1、是《聊斋志异》后影响较大的文言小说集。 2、与《聊斋志异》不同之处 创作心态各异,不是“孤愤”,而是消遣;创作宗旨不同,不是社会现实批判,而是劝惩救世;叙事有别,不是叙事描写委婉曲折,而是叙事简洁,粗陈梗概。 二、仿《聊斋志异》之作 1、叙事描写委婉曲折 沈起凤《谐铎》、和邦额《夜谭随录》、长白浩歌子《萤窗异草》 2、多为鬼神怪异故事,记述简略,也有一些叙事描写委婉曲折作品。 袁枚《子不语》 三、文言小说创作的高峰 清初统治者控制言论自由,一些作者以文言小说抒发思想感情。 《聊斋志异》的影响 四、《聊斋志异》在国外 本章思考题 一、简析《聊斋志异》中花妖狐魅寄寓的理想。 二、简析《聊斋志异》浪漫主义人物塑造方法。 三、结合具体作品谈《聊斋志异》的情节特色。 四、《聊斋志异》女性形象略论。 五、试论《聊斋志异》与鬼狐文化。 * * 第一章 蒲松龄与《聊斋志异》 第一节 作者的生平与创作 一、作者生平 蒲松龄(1640——1715) ,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以其斋号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 蒲氏几代皆为读书人,但科名不显,父槃乃弃儒经商,家境贫寒。 蒲松龄幼习举业,十九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但此后则屡试不第。直到七十一岁,援例出贡。 蒲松龄迫于生计,在同乡进士宝应县知县孙蕙为其幕僚一年,此后蒲松龄在缙绅家设帐授业,长达四十年之久。其中有三十年在毕际有家坐馆,辞馆回家后,七十六岁卒。 二、《聊斋志异》的成书与题材来源 《聊斋自志》:“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闻则命笔,遂以成编。久之,四方同人又以邮筒相寄,因而物以好聚,所积益夥。” 邹弢《三借庐笔谈》载,作者作此书时,常设茶烟于道旁,“见行者过,必强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偶闻一事,归而粉饰之”。 《聊斋志异》费时大约40余年。《聊斋志异》中有部分作品出自作者的亲身见闻,如《地震》、《跳神》等 ;有承袭过去题材而加以创造性改编的,如《续黄粱》本于《枕中记》,《莲花公主》本于《南柯太守传》等 ;绝大多数是记述当时民间和下层文士中的故事传说。 三、《聊斋志异》的版本 铸雪斋抄本:乾隆十六年(1752),仅存上半部。 青柯亭刻本:乾隆三十一年(1766),即一般通行本的底本。 第二节 思想内容 一、作者的创作目的 借鬼狐抒发孤愤,寄寓理想。 蒲松龄《聊斋自志》:“遄飞逸兴,狂固难辞;永托旷怀,痴且不讳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