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德与知节精品课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德与知节精品课程.ppt

锻炼——劳逸适度以防形劳 孙思邈说:“养性之道,常欲小劳,使莫大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德全不危 ——养生与养德 《素问·上古天真论》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首先谈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外要防止四时邪气的侵犯,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二是在内要保持精神安闲而没有杂念,即“恬惔虚无”、“精神内守”——德全不危! 大德必得其寿! 德以御神 追求道德上的高境界,热爱生活,热爱国家,热爱民族,不被物欲缠身,不被物欲伤身,恬淡虚无,知足常乐,心态平和,心宽则神宁,心神安定,脏腑气血和利,自然健康长寿。 寿命与道德成正比 大德,必得其寿。(《中庸》) 养德、养生无二术。(《医先》) 季羡林:“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本性的,就是有道德之人。” 德以润身 志存高远,心底无私,心胸宽广,安分守己,勤奋努力,不必为前途担忧。 正直、纯朴、友善、厚道、襟怀坦荡,人际关系和谐。 气血畅达,身心安和,健康长寿。 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口 心境欣慰、宽松——内心的温暖,能缓解内心的浮躁和焦虑——有助于气血通利,脏腑和调——健康长寿。 不仁不义,损人利己——良心不安 投机钻营失利——懊恼甚至愤怒——易病 作奸犯科——恐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心神不宁,气机不调,脏腑功能紊乱——多病而短寿。 巴西医学家马丁斯对583名被指控的贪腐者和同样人数的清廉者进行长达十年调查,发现前组有60%人病倒或死亡,后组罹难者仅为6%。 世界卫生组织将道德纳入健康的范畴: 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 怎样养德? 学以养德:勤奋读书,效法先贤 行以养德:多做善事,助人为乐 俭以养德:淡泊名利,节制私欲 君子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大千世界,万种诱惑,刺激感官,引发诱惑,迷人心志。 君子心怀坦荡,不趋利,不争名,可抵御权利、物质的各种诱惑。 小人见异思迁,见利则喜,如进宝山,不甘空手而归,甚至意乱情迷,乐而忘返,终则丧失真我,罹祸殒身。 知节守度 ——养生贵在有节 养德为本 知节为要 ——养生漫谈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 刘更生 《黄帝内经》,也称《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经典著作,也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有人把《黄帝内经》比作儒家的《四书》,可见其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凡要了解中医,必了解《黄帝内经》 凡要学习中医,必参透《黄帝内经》 儒家 中医 黄帝内经 素问 灵枢 81篇 81篇 162篇 生命 身体 疾病 诊断 治疗 养生 …… 养生,在《内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内容也十分丰富,全书中涉及养生的内容大约有40多篇。《内经》确立的养生原则、理论与方法等,大多为后世所遵循和阐发,直到今天,对于学习养生知识、指导养生实践仍有重要意义。 上古——一百岁,而动作不显衰老 今时——年仅半百,行动已衰弱无力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究竟是时代的变迁, 还是今时之人在日常生活中将养失常呢? 问题 岐伯的回答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甲乙经》作“好” 上古之人—“知道”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食饮有节 起居有常 不妄作劳 形与神俱 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知道” 以酒为浆 以妄为常 醉以入房 以欲竭其精 以耗散其真 不知持满 不时御神 务快其心 逆于生乐 起居无节 半百而衰 养生之道既不是莫测的大道,让人高不可攀;也没有神秘的绝招,让人捉摸不透。养生的关键,就在于有正确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力求通过调整日常生活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于平淡中见神奇! 启示 养生要靠自己,不能寄希望于他人,更不能由他人代替。 养生不是专业,也不是专业,没有专门从事养生的专家。 养生不是生活的负担,养生本身就是生活,是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经验的生活。 养生贵在明理 明白天地之理,就懂得如何顺应天地变化,懂得趋利避害; 明白做人的道理,就懂得如何处世,懂得如何待人; 明白自身的性格、身体、环境等特点,就懂得哪些事该干、能干,懂得哪些事适合自己,哪些事对自己有利。 法于阴阳 阴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概念,主要用

文档评论(0)

youngyu03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