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年级名画欣赏 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长期以来,我们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几乎是以“绘画为主、手工为辅”的格局一统天下。但随着我校美术课题研究的深入,我深深地认识到美术欣赏活动也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标准》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美术学习活动大致可分为创作和欣赏两类。“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更注重通过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纲要》中也指出:“小学生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这与我园的美术课题总目标的第一点“感受生活”不谋而合,而这个“艺术”,我想也包括名画作品。因此,在上学期,我有针对性的选择了一些米罗、毕加索、马蒂斯的作品张贴在绘画活动室,来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但我们小朋友看了都说是鬼画鬼脸,成效不是很明显。因此,在本学期,我就有目的地组织了幼儿进行名画欣赏,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开拓他们的视野,培养幼儿对艺术作品敏锐,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 这次欣赏活动我选择了
名画欣赏:《西陵峡》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三、教学准备: 教具:名画《西陵峡》,
学具:毛笔,墨汁,宣纸等。
四、教学过程: (一)介绍傅抱石,引发兴趣。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在《西陵峡》这幅作品中你看到了什么?
2、这幅作品描绘了许多高山,层层叠叠,中间那座最高的大山稳稳地“站立”在那里,就像一个骄傲的巨人,又像一头勇猛的雄狮。
3、你去过三峡吗?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之一,那里以险滩多、水流急而闻名天下。为了表现西陵峡的险峻,画家傅抱石好像站在崖岸对面的半山腰画画儿,他把大毛笔的笔头搓乱后再饱蘸浓墨,在宣纸上左右上下快速地画、写、擦、刷,刻画山势的雄伟险峻。
4、你发现在画面中近处的山与远处的山的颜色有哪些不一样吗?近处的大山表现得非常清晰,颜色比较重,而远山颜色是比较浅的,山峦的交界处画家画得很模糊,好像是山中的云气环绕着群山,多么壮观的景色呀!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临摹这幅画。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三月三》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形象、构图和色彩等,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二、教学准备: 教具:名画《三月三》,
学具:彩笔、画纸等等。
三、教学过程: (一)介绍臧恒旺、李洪修,引发兴趣。 据了解,这幅97厘米长76厘米宽的《三月三》是中国美术馆从众多馆藏精品中选出的,是诸城画家臧恒望、昌邑画家李洪修在1984年合作的作品。???臧恒望是诸城市文化馆副研究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诸城市书法美术协会主席。其美术作品入选第六届、七届、九届全国美展,《三月三》、《甘妹子》、《禧盈千花帐》分别获第三届、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年画展二等奖、三等奖、三等奖。
(二)出示名画,引导欣赏。 1、 《三月三》是一幅木版套色年画。年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宋代到清朝民间流传很广。木版年画,是使用传统的木版水印方法印制的年画。现在,有很多画家借用木版年画进行艺术创作。
2、《三月三》版画以饱满的构图、童趣的造型、夺目的色彩,展现了孩子们在春天来临时的喜悦、欢乐之情。
3、画面内容选取了春天放风筝这一传统的民俗活动。蝴蝶、金鱼、燕子、长龙等各种造型的风筝,在一群快乐的孩子头顶飞舞着;孩子们活泼奔跑的场景与占大比重画面的风筝相映成趣,动感十足;两只春燕飞翔其间,更稳稳地扣住了“春天”的主题。
4、留意一下,画面左下角的小男孩差点儿跑掉了一只鞋,很有意思。
(三)听音乐、感受。 (四)教师提出要求,学生绘画。 1、画一幅小朋友放风筝的场景图,可以模仿上图的构图和色彩,并作适当变动。 (五)展示学生作品并讲评。
名画欣赏:《秋趣图》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欣赏、感受名画作品中笔墨的形象和色彩,并理解作品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特色。 2、大胆想象,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初步运用大师的手法尝试作画。 二、教学准备: 教具:名画《秋趣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