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这几个部位感觉痒 竟然是癌症所致.docVIP

身体这几个部位感觉痒 竟然是癌症所致.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身体这几个部位感觉痒 竟然是癌症所致 我们必须在第一时间正视那些“难治的小毛病”,并提醒自己:我的病可能是癌症!本文作者徐晓(癌症患者家属)和海鹰(癌症患者)向我们讲述:当癌症降临时,悄无声息。 癌症,就像一个魔鬼,在你没有任何防备的时候,它没有一丝的声响,突然就出现在你的面前。它是那么巨大,那么狰狞,遮蔽所有阳光,直到把你压在身下,让你感受无尽的恐惧、无比的压抑。你无法喘息,深陷黑暗,绝望无比。 --这恐怕是每一位癌症患者最初的感受和事后的记忆。 癌症,也是这么悄无声息地“光临”我家的。 2012年3月中旬的一天,我和先生海鹰在晚饭后散步。他有一搭无一搭地说:“我怎么感觉走路时大腿根有些疼。” 我说:“是不是上下车时抻着了?” “不是,我觉得大腿根有个东西有点儿硌。” “噢,回家瞧瞧。” 到家一摸,里面还真有个鸡蛋大的包。 他给一个在部队医院当院长的好友打电话,告知大腿根有个包。好友说:“大概是淋巴肿了。你看看周围有没有引起发炎的伤口。”海鹰说,因为浑身痒,他把腿上抓得一道子一道子的,会不会是这些伤口引起了感染?院长朋友说:“先吃两天消炎药,不好的话马上来找我。” 过了两天,没见好,走路时腿更疼了。不得已,海鹰只能放下紧张的工作,在医院快下班的时候挂了个外科的号。 诊断很简单,就是做B超--腹股沟检查。 B超先是由一位年轻医生做,没一会儿她叫来了科主任。主任边做边询问: “平时感觉疲倦吗?” “疲倦是常事,什么时候都感觉累。前两天累得睁不开眼。”海鹰回答。 “你身上怎么这么多出血点?” “痒的,情不自禁地抓,一抓就破。” “你掀开衣服,我再看看腋窝。” 主任对年轻医生一阵耳语。 “好,再看看脖子下面。” 一个检查做了20多分钟。 下来后,主任把检查报告递到我手上,说:“你们应该尽快做血液化验。但是今天是周五了,又过了下班时间,急诊的化验项目不全。你们看--” 我说:“没关系,改天我们再来。我们先找地方吃晚饭去。” 我和先生坐在医院附近的饭馆里看那张检查报告。报告显示:“腹股沟、腋窝、颈下多发淋巴结肿大。”我们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我想,可能是上火,也可能是累的,该歇歇了。 还没放下碗,那位当院长的好友就打来电话。她说她正在外地出差,但是科主任给她打了电话,海鹰的情况她知道了。她让我们马上回到医院,把能做的血液检查尽量都做了,而且是今晚必须做。 难道医生怀疑什么? 尽管天已经黑尽了,我们还是回到了医院。做了急诊能做的所有血液化验。还好,所有的血常规化验都正常--哈哈,没事了。 谁知,院长朋友又打来了电话:“徐晓,血液正常不是好事。要抓紧时间做进一步检查。” 怎么,可能有大问题?难道会是肿瘤?不会吧? 我们有一位远房亲戚是北大医院的教授,退休了,就住在附近。我和先生没有耽误,直奔她家。老人看了B超报告,微笑着说:“没什么,做个活检就知道了。做活检不疼,一个门诊小手术。抓紧时间就是了。要到血液科检查。”老人说得很轻松,让我们也跟着轻松。 第二天是周六,人民医院有半天门诊。那也是我先生的医保合同医院。我起个大早挂了血液科的号。接诊的是位四十来岁的副主任医师。态度和蔼。他看了看前一天部队医院的B超报告,说:“抓紧时间做个活检吧。如果真是报告里讲的情况,那起码是三期了。”医生的脸上没有严肃的神情,说得很淡然,所以我们也不紧张。但是,“三期”意味着什么?什么“三期了”?医生说,是淋巴瘤三期。 哦,淋巴瘤。第一次听说。 刚出人民医院的大门,那部队医院的院长朋友再次打来电话:“徐晓,让海鹰停止工作,抓紧时间做活检,我们怀疑是淋巴瘤。” “不就是淋巴瘤吗?又不是癌。” “淋巴瘤就是癌,只不过叫淋巴瘤。” 五雷轰顶!从周五晚上因为腿疼去部队医院检查,到周六上午到人民医院就诊,仅仅十几个小时,我们的命运就冰火两重天!虽然海鹰还没来得及做活检,但是给我们看病的几位专家都把标的指向了那最可怕的病--癌,而且起码是三期了!尽管这几位专家讲述时都轻声细语,都面带微笑,都似乎是在不经意间说出“淋巴瘤”三个字,但事后想来,那是怕吓着我们,是要在癌魔突然降临时给我们一个预警,让我们能听到一点点魔鬼走近时的脚步声。但是,再轻柔的语言也托不住天塌的重击,那可怕的癌症是重重砸在了我们的头上!接下来,是腹股沟活检手术,是PET-CT检查。结论不可能有意外,只是进一步验证初期的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来源,滤泡性,三期B。无语。有的只是泪水。有的只是对命运不公的哀叹。今天写这些,不是为了回忆我们自己的经历,而是为了告诉读者,癌症就是这样轻轻地,在你完全没有防备时降临的。这里还有我的许多亲人、朋友、战友、同事的例子为证。舒朗,我的同事,也是好友。她60岁退休,刚过了半年退休生活,就因为感到右臂抬举不便,到医院去看“肩周炎”,在一步步的检查后,确诊为“肺癌,骨转移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