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专业学会元朗明渠上兴建行人天桥之联合记者招待会-HKIS.PDF

五个专业学会元朗明渠上兴建行人天桥之联合记者招待会-HKIS.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個專業學會《元朗明渠上興建行人天橋》之聯合記者招待會 2018年7 月17 日 1. 遠「橋」不能救近「擠」 為什麼這麼多人都要擠在大馬路之大棠路及康樂路的輕鐵站附近?這些人大都不是從朗屏港鐵站下車而 途經大馬路前往其他目的地的 ,而是專程前往街市、購物、逛街、吃東西、趁熱鬧或是約會朋友。也有 部分是剛從輕鐵站或巴士站下車的居民或從其他地區到來的市民,很少人會因為過百米外建了連接天橋 而分流!況且,在相距不遠處已有另一橫跨安寧路和青山公路的過路天橋 ,且使用人流遠未達飽和。 香港多個繁忙的地方都因市民在該處有不同的生活所需的活動 ,且主要集中在地面,所以路面過路比上 落天橋較受歡迎。如:銅鑼灣崇光百貨附近的M 字行人天橋一直成效不彰,最終運輸署是以設置極濶的 路面過路處及行人專用區去解決比元朗多一倍的人流。近年審計處亦指出有不少行人天橋乏人使用 。 2. 擴寬路面。根治交通問題 青山公路之大棠路及康樂路輕鐵站附近 ,因舊樓結構與行人路邊只有不足2 米寬的通道,比其他行人道 窄了一半,造成人流樽頸位 ,這才是元朗交通問題的關鍵 。要徹底解決,應考慮引用香港法例第124 章 「收回土地條例」將相關地段收回以擴寬路面 。 3. 破壞城市空間及綠化。不合乎宜居之目標 現今世界先進國家都大力倡議提升城市的宜居度 ,拆除不必要的構築物,且鼓吹親水文化及綠化環境 。 南韓首爾有清溪川,廣州有荔枝灣涌,香港有啟德河。發展局局長黃偉綸上任後第一份局長網誌就提及 到 「活化翠屏河計劃」,將現有明渠轉化為一條獨一無二的河流,打造成一個「暢道通行、綠色環保」 的社區環境。此元朗天橋項目既不能解決元朗的交通問題,更破壞城市空間,製造龐大的構築物,阻礙 通風及景觀,移除明渠兩旁37棵成熟樹木 ,正與世界潮流倡議的宜居城市的方向背道而馳 。 4. 以宜居城市之原則檢討元朗之規劃及交通 要徹底解決元朗規劃及交通問題,應以多角度審視 ,找出最佳的平衡解決方案。鑑於目前政府行人天橋 方案對環境會帶來無法逆轉的破壞 ,我們建議短期先做一些改善工程,例如重置或盡量擴闊地面過路設 施,避開最窄位置作過路位,同時加強管理擠迫路段的人車流,以行人優先,分時段劃分行人專用區, 清走路上非法障礙物,及檢控違例停泊之車輛,再評估成效 。 長遠應以 「宜居城市」之原則檢視城市規劃及交通配置,並盡早廣納專業意見 , 與民共議 。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