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优质课课件.pptVIP

最新《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优质课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寒冷中挺风而立的才三十二岁的奇女子,如一枝寒冬的梅,横斜在冬日,不是疏影黄昏,而是如瘦铁的枝干,在顽强地对抗着孤冷。我知道秋瑾是喜爱梅花的,她笔下的“孤山林下三千树,耐得寒霜是此枝”,抑或就是她的影写,秋姿态,梅精神。 《秋瑾年谱及传记资料》提及过这次凭吊,说秋瑾此行目的是密侦城厢内外出入径道,绘军用地图,以备起义不时之需。然而,书中有一句看似跌宕闲笔的语句:秋瑾随后从凤凰山至岳坟,去看望一下心仪的民族英雄岳飞,“徘徊瞻顾,不忍离去”。就是这八个字,到底是唤醒了秋瑾心中的什么?今天我们无法一一揣测,但我们可以从同为秋社成员的陈去病在《徐自华女士传》中披露的细节找到答案: “你是否希望死后也埋葬在西湖边?”徐问。 “如果我死后真能埋骨于此,那可是福分太大了呵!”秋答。 “如你死在我前,我一定为你葬在这里;但如果我先死,你也能为我葬在这里吗?”徐又问。 “这就得看我们谁先得到这个便宜了!”秋再答。 还不到一年,一语成谶。但我以为这也许是对岳飞的承诺,是一种对岳飞的追随。但即使秋瑾想到在乱世随时有必死的可能,她也许不会想到死亡来得如此匆匆,也许当时她和女友只是随口一说,因为头颅是不可随便轻掷的,秋瑾说埋骨在岳飞墓旁,伴着湖水何尝不是一种福分。 满江红?怒发冲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 秋 瑾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瑾(1875—1907)字璿(xuán)卿,号竞雄,又自称鉴湖女侠。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因策划起义,被清政府逮捕杀害。是我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在日语讲习所毕业后,报名转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附设的清国女子速成师范专修科,随即回国筹措继续留学费用。1905年,秋瑾归国,春夏间,分别在上海、绍兴会晤蔡元培、徐锡麟,并由徐介绍参加光复会。徐锡麟、秋瑾先后加入光复会后,国内革命形势有了迅速的发展。 1905年7月,秋瑾再赴日本,不久入青山实践女校学习。由冯自由介绍,在黄兴寓所加入同盟会,被推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在留日学习期间,她写下了许多革命诗篇,慷慨激昂,表示: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拚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1906年,因抗议日本政府颁布取缔留学生规则,愤而回国,在上海创办中国公学。先在绍兴女学堂代课,3月,往浙江湖州南浔镇浔溪女校任教,发展该校主持教务的徐自华及学生徐双韵等加入同盟会。暑假离职赴沪,与尹锐志、陈伯平等以锐进学社为名,联系敖嘉熊、吕熊祥等运动长江一带会党,准备起义。萍浏醴起义发生后,她与同盟会会员杨卓林、胡瑛、宁调元等谋在长江流域各省响应,并担任浙江方面的发动工作。到杭州后,与将去安徽的徐锡麟约定,在皖、浙二省同时发动。此时她在杭州新军中又发展了吕公望、朱瑞等多人参加同盟会与光复会。不久,萍浏醴起义失败,接应起义事遂告停顿。 同年秋冬间,为筹措创办《中国女报》经费,回到荷叶婆家,在夫家取得一笔经费,并和家人诀别,声明脱离家庭关系。其实是秋瑾自立志革命后,恐株连家庭,故有脱离家庭之举,乃借以掩人耳目。 1907年1月14日,《中国女报》创刊。秋瑾撰文提倡女权,宣传革命。 以开通风气,提倡女学,联感情,结团体,并为他日创设中国妇人协会之基础为宗旨。并为该报写了《发刊词》,号召女界为醒狮之前驱,文明之先导。 折叠从容就义旋因母丧回绍兴,秋瑾又先后到诸暨、义乌、金华、兰溪等地联络会党。这时大通学堂无人负责,乃应邀以董事名义主持校务。遂以学堂为据点,继续派人到浙省各处联络会党,自己则往来杭、沪间,运动军学两界,准备起义。她秘密编制了光复军制,并起草了檄文、告示,商定先由金华起义,处州响 应,诱清军离杭州出攻,然后由绍兴渡江袭击杭州,如不克,则回绍兴,再经金华、处州入江西、安徽,同徐锡麟呼应。原定1907年7月6日起义,后改为19日。 1907年7月6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其弟徐伟的供词中牵连秋瑾,事泄。 1907年7月10日,她已知徐失败的消息,但拒绝了要她离开绍兴的一切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 创作背景: 1903年,秋瑾丈夫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

文档评论(0)

28375873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