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情记者丹拉瑟.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超级主播之一、 全美传媒的一面旗帜 —— 1931年10月31日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沃顿。 1950年作为美联社驻德克萨斯州记者开始投身于新闻报道工作,一开始便显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采访天赋,总能挖出新闻内幕。 同年加入合众国际新闻社,作为一名电台记者被派驻休斯顿。 1959年,拉瑟出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休斯顿分社的新闻主管,从此,他的新闻报道事业开始蒸蒸日上。 1962年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闻社后,他表现出良好的职业素质,各种荣誉接踵而至。 1963年成为驻白宫记者。 1974年尼克松辞职后,成为CBS系列纪录片的主要记者,同年成为《60分钟》栏目记者 1977年成为CBS广播《丹拉瑟播报》主持人 1981年3月9日,成为克朗凯特的接班人,第一次主持《CBS晚间新闻》 1988年开始主持《48小时》 直到2005年3月9日,因为基利安文件案被迫辞职,24年时间里,他每天主持三档新闻播报节目(《60分钟》、《CBS晚间新闻》、《48小时》) 他不愿如克朗凯特一样,只坐在演播室里被动地坐在桌旁播报新闻,他喜欢奔赴新闻现场进行采访报道。 从事新闻工作54年来,他的触角几乎伸展到了世界每一个热点地区,肯尼迪遇刺、1968年民主党全国大会、越南战争、波斯湾、南斯拉夫、阿富汗、“9·11”,两次被萨达姆指定接见采访,采访了从艾森豪威尔以来的历届总统,获艾美奖、皮博迪奖无数,同时还有来自于评论界、学术界、专业团体以及慈善机构的赞誉。 因为“水门事件”成为尼克松的眼中钉, 因为“伊朗门事件”和老布什对骂, 因为“拉链门事件”搞得克林顿下不了台, 辉煌壮举数不胜数。 在他红极一时的年代,曾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男人们下班回到家都会对妻子说:“亲爱的,给我端一杯马提尼,我要看丹·拉瑟播报的新闻。” 以他为偶像的人无数,称他是“完美新闻人”;不喜欢他的人同样的多,说他偏执、自大、虚伪。 他的为人,亦正亦邪; 他一生的新闻之旅,光辉与败笔并存; 人们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 “矛盾新闻人”丹·拉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丹·拉瑟其人 “我不记得有任何时候我不想做记者。” “我从心底里一直是一个硬新闻的调查记者。我现在期待着全身心投入那种报导。我就是爱这一行。” ——基利安文件案后丹·拉瑟说 态度决定一切,如果不是真心热爱,他不可能在CBS每天三次地新闻播报(CBS“晚间新闻”、“48小时”以及“新闻60分钟II”),身为资深主播还亲自出去采访;不可能在一个行业里摸爬滚打五十多年,无数次碰壁和业绩下滑都不能使他主动放下记者的话筒;不可能在退位后,73岁完全可以静享清福的他仍不肯离开CBS,不愿离开新闻业,而要做《60分钟》的一名调查记者。他决不愧为一位“拼命三郎”。 关键词一:冷静 事件:比同行早17分钟报道肯尼迪遇刺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丹拉瑟是第一个现场报道肯尼迪中弹身亡记者。当时丹拉瑟穿过5个街区到达CBS最近的一个分站,通过电话向在CBS的广播里首播了这条突发新闻。除了他提供的有效信息之外,他镇静和安慰的神情和话语对安抚当时美国人躁动的心情起到了一定作用。 关键词二:勇敢 事件:卡拉飓风来袭的坚守 1961年9月初,卡拉飓风袭击德克萨斯州,丹拉瑟为了给观众对飓风大小和台风眼位置以最直观的感受,在没有雷达系统的情况下,仅凭一个工程师的手绘的粗制的墨西哥湾地图,和一个摄像师一起在气象大楼进行现场报道,即便洪水升到大楼二楼也三天没有离开麦克风,镇静且应付自如。这一创造性的方式被无数后来者效仿,也是因为此次报道丹第一次被CBS的主管重视并被聘为CBS正式记者。 关键词三:坚忍 事件:以专业素质面对市长保镖的拳脚 1968年丹拉瑟在报道芝加哥举行的民主党代表大会时,被市长保镖拳打脚踢,打翻在地,仍从地上爬起来,把火气吞到肚子里,镇静地向市长提问、采访。此事在美国新闻界引起强烈不满和义愤,一向以文中、不动感情闻名的克朗凯特也在电视上为丹打抱不平。丹却笑着说,这不过是工作中的一桩小事。 关键词四:亲和 有人说他是“雅皮士的外表,牛仔的心灵”,说话带着一些德克萨斯腔的鼻音,在播讲台前,他身着西服,打着领带。荧屏上的丹拉瑟从不摆架子,以居高临下的架势训人,而是温和、亲切充满感情。为了同观众拉近距离,他常常提及他的贫苦出生,令观众产生自家人的心理效应。CBS的普通员工觉得丹拉瑟“那温和的脾气招人喜欢,也容易接近”。 关键词五:悲悯 灾难来临时,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拉瑟都会表示同情。2001年9月11日恐怖事件发生后,拉瑟坐在地上,悲痛欲绝。他含泪朗诵了美国第二国歌《美丽的美国》,这足已使那些最不情愿表露感情的人泪流满面。 有些人认为记者、主持人在播报新闻时应该从职业的角度控制自己的喜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