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Prepar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Apatite Type Lanthanum Silicate Electrolyte Materials Doped in Silicon Site
A Thesis Submitted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Major: Materials Science Candidate:Lu Mian Supervisor:Prof. Huang Zhiliang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3, P. R. China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 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鲁冕
2014 年 5 月 27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我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我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 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本人授权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处可以将本 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 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 密 ,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鲁冕 指导教师签名:黄志良
2014 年 5 月 27 日 2014 年 5 月 27 日
摘
摘 要
摘 要
作为一种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La9.33(SiO4)6O2(以下简称 LSO)因其特殊的 p63/m 磷灰石型晶体结构,在中低温下表现出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较低的活化能,具有应用 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潜力。一系列研究表明,从制备工艺开发和掺杂改性两个方 面展开研究,是提高 LSO 的电导性能的有效途径。
本文采用尿素-硝酸盐燃烧法,选用 Al、Ti、V 作为掺杂元素,实现了硅位掺杂 磷灰石型 La9.33Si6-xMxO26+0.5x(以下简称 LSMO)(M=Al、Ti、V;x=0,0.5,1.0,1.5, 2.0)电解质材料的中低温合成。与传统制备方法相比,有效降低了合成温度,缩短 了制备时间。
通过 XRD、XPS、EDS、IR 等测试表征手段对 LSMO 粉体的物相、成分、结构 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燃烧合成的无定形电解质粉体,在 800℃煅烧 12h 后, 即具有典型的 p63/m 磷灰石型晶体结构,且结晶度较高;掺杂元素 Al、Ti、V 取代 Si 掺杂进入了 LSO 的晶格中,并没有影响其磷灰石型晶体结构。
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对 LSMO 烧结体的线收缩率和致密度的影响,并结合烧结 体的微观形貌分析,确定了 Al、Ti、V 掺杂的 LSMO 电解质的最佳烧结温度分别为 1500℃、1500℃、1450℃。
运用交流阻抗谱法测试了 LSMO 烧结体的电导率,通过电导率的分析研究得出:
①LSMO 烧结体的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 Arrhenius 经验公式;②在相同的温度测 试条件下,在掺杂量处 0.5-2.0 范围内,高价 V5+离子掺杂比低价 Al3+离子掺杂更能提 高 LSMO 的氧离子电导率,实现结果表明 V 掺杂量为 1.0 的 LSMO(La9.33Si5VO26.5), 在 800℃测试温度下电导率可达最高值 1.46×10-2 S·cm-1;③等价离子 Ti4+取代 Si4+掺 杂对改善电导性能的贡献最小,甚至起到了降低电导率的反效果;④当 LSMO 的掺 杂量过大时,以上三种离子掺杂后的电导率均表现出不同幅度的下降。
在间隙氧传导机制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间隙氧”以及“缺陷叠合中心”点缺陷 模型,初步探讨了硅位掺杂 La9.33Si6-xMxO26+0.5x 的电导增强机理,提出了间隙氧浓度 正增强效应和空间电导增强效应。 关键词:燃烧法;磷灰石型结构;硅酸镧;硅位掺杂;离子电导率
I
武汉工
武汉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II
Abst
Abstract
Abstract
With excellent ionic conductivity and lower activation energy, hexagonal apatite-type La9.33(SiO4)6O2(LSO for short), a new kind of solid state electrolyte materials, are consid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光毫米波信号生成中倍频技术方案的研究-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国人冠状动脉各向异性超弹性模型建立及耦合分析-力学专业论文.docx
- 贵州水书数字化展示系统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光学三维形貌测量中的时频分析技术研究-光学专业论文.docx
- 管板结构的双尺度均匀化计算-固体力学专业论文.docx
- 光伏微电网系统控制器的研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稳定性研究及光致衰退自动测试系统设计-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论文.docx
- 惯性辅助的GNSS捕获技术研究-控制工程专业论文.docx
- 韩国国内儿童汉语教材研究-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专业论文.docx
- 光伏电池新产品导入模式研究项目管理专业论文.docx
- 硅微通道板化学机械抛光及氧化绝缘技术研究-物理电子学专业论文.docx
- 光子晶体光纤及其产生超连续谱的研究-光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含苯并二噻吩和绕丹宁的有机光伏材料的合成及研究-化学专业论文.docx
- 关键字搜索与推荐算法研究及其应用-计算机技术专业论文.docx
- 汉代诗歌生命意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论文.docx
- 光在可变厚度介质中后向散射的偏振特性分析-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光催化处理有机磷农药废水的研究-农业机械化专业论文.docx
- 光OFDM系统数字均衡技术研究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论文.docx
- 海洋绞车自动排缆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机械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光模数转换后端数据处理算法的硬件实现-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论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