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之温室气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未瞭解金屬添加量 (含0.5、2、5wt%) 之多寡,是否會造成等溫吸附/脫附曲線、BET比表面積、孔洞體積及孔徑分佈之差異。 1.由圖中可得知Cu-MCM-41觸媒之氮氣等溫吸附/脫附曲線圖 ,即屬於六種型式中的Type Ⅳ (中孔洞) 曲線。 *Type IV:此類的吸附曲線為中孔 (mesoporous, 孔徑在2 ~ 50 nm之間) 吸附劑之物理吸附之行為,當相對壓力很小時其圖形和Type Ⅱ相似; 但是隨著壓力增加,氣體分子於孔洞中開始凝結而發生毛細管冷凝現象 (capillary condensation) ,造成吸附量驟增。 也因此其脫附曲線常有遲滯現象 (hysteresis loop) 發生。 2.於相對壓力 (P/P0) 介於0.1至0.29之區域時,為單層吸附現象;隨著P/P0之相對壓力逐漸從0.34增加至0.75時,乃孔洞內部發生毛細管冷凝現象; 最後當相對壓力達0.98時,MCM-41中孔洞觸媒之吸附量達最大值 (1095 cm3/g) 。 3.觸媒之孔洞分佈介於2.5 ~ 3.0nm * 1.由圖中可得知Fe-MCM-41觸媒之氮氣等溫吸附/脫附曲線圖 ,也屬於Type Ⅳ (中孔洞) 曲線。 2.觸媒之孔洞分佈介於為2.7nm * 1.於本研究中之觸媒比表面積介於1076 ~ 1247m2/g * 過渡金屬氧化物之吸光特性,本研究乃以UV-Vis光譜儀對MCM-41、Cu-MCM-41 (0.5、2、5wt%) 與Fe-MCM-41 (0.5、2、5wt%) 觸媒進行分析。 1.Cu-MCM-41 (0.5、2、5wt%)觸媒會於750nm左右,有Cu2+ 離子的吸收光譜;波長接近550nm時,吸光特性具有明顯下降之情形,此現象是由於觸媒載體上有過多Cu2+離子; 於波長為250nm時,因金屬配位體的電荷移轉過度,造成窄頻之吸收波鋒產生。 2. Fe-MCM-41 (0.5、2、5wt%)觸媒於波長350 nm時,為FeOx物種與細微的赤鐵礦奈米顆粒分佈所造成。 * 為瞭解經由溶膠-凝膠法所備製觸媒之IR特徵吸收峰,進而藉由FTIR分析儀對樣品粉末進行伸縮振動頻帶之鍵結分析。 1.波數800與459 cm-1:MCM-41結構中對稱Si–O伸縮震動頻帶與對稱Si–O四面體伸縮震動頻帶。 2.波數963cm-1為:Si-O-H、Si-O-Cu與Si-O-Fe伸縮振動頻帶。 3.波數1082cm-1為:MCM-41結構中Si-O-Si鍵之反對稱伸縮振動頻帶。 4.波數1623cm-1為:表面矽羥基吸附水分子。 5.波數為3450cm-1為:矽烷醇鍵結吸附水分子 。 * 為確保實驗中所使用之中孔洞觸媒其結構不因受熱關係,造成SiO2母體產生崩塌之情形,本研究乃使用TGA進行觸媒熱穩定性分析 1.60 ~ 160℃:表面物理吸附水的損失(2.1% )。 2.160 ~ 480℃:觸媒中所殘留的界面活性劑所造成的重量損失(4.6%) 。 3.550℃:微量之矽烷基團縮合(4.7%)。 4.其Cu-MCM-41觸媒之總重量損失分別為8.2、6.4、5.3%。 * 1.60 ~ 160℃:表面物理吸附水的損失(2.1% )。 2.160 ~ 480℃:觸媒中所殘留的界面活性劑所造成的重量損失(4.6%) 。 3.550℃:微量之矽烷基團縮合(4.7%)。 4.其Fe-MCM-41觸媒之總重量損失分別為11.9、7.1、5.5%。 * 為瞭解觸媒之外觀形貌及化學元素組成,乃利用SEM-EDS對此三種觸媒進行分析 1.經溶膠-凝膠所備製之觸媒,其外觀形貌皆以球狀呈現居多。 2.觸媒球狀顆粒大小,會隨著金屬添加量的增加而變大。 MCM-41 50nm 0.5wt% Cu-MCM-41 50nm 2wt% Cu-MCM-41 50 ~ 100nm 5wt% Cu-MCM-41 200 ~ 500nm 0.5wt% Fe-MCM-41 50 ~ 100nm 2wt% Fe-MCM-41 200 ~ 300nm 5wt% Fe-MCM-41 500 nm ~ 1μm 3.也可經由能量散射光譜儀分析得知MCM-41觸媒結構是由SiO2所組成;經改質之觸媒含有Cu與Fe之元素存在。 * 為瞭解觸媒之外觀形貌及化學元素組成,乃利用SEM-EDS對此三種觸媒進行分析 1.經溶膠-凝膠所備製之觸媒,其外觀形貌皆以球狀呈現居多。 2.觸媒球狀顆粒大小,會隨著金屬添加量的增加而變大。 MCM-41 50nm 0.5wt% Cu-MCM-41 50nm 2wt% Cu-MCM-41 50 ~ 100n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