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吴伟业“梅村体”的叙事艺术
PAGE 10
PAGE 11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汉语言文学
论吴伟业“梅村体”的叙事艺术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选题背景
诗人吴梅村,作为明末清初“江左三大家”之一,其诗多伤世感慨之作,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史称“诗史”。吴梅村历经明清两朝,从幼时聪慧到少年得志,从高中榜眼到平步青云,他的前半生平静而荣耀。时局动荡,清军入关,他的一生发生重大转折,诗歌创作生涯也进入了最高峰。吴梅村“仕明而明亡,不愿仕清而违心仕清”,内心无尽痛苦与愧疚,诗歌成了他的寄托,自己的感受与经历则成了他感慨兴亡与悲叹诗节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古代诗歌传统中,虽然抒情诗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叙事诗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七言歌行是叙事诗常常采用的形式,特别是七言歌行体极受诗人的宠爱。具有代表性的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就以身处社会的重要历史现实为题材,创作了大量七言歌行体的叙事长诗,是清初诗坛叙事诗创作的一座高峰。
2、选题意义
“梅村体”在中国古代叙事诗中占有一席之地,本课题对“梅村体”研究有一定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对吴伟业“梅村体”作品的深入了解。相对于吴伟业“梅村体”形成发展研究而言,目前对吴伟业“梅村体”叙事诗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内容基本集中在其代表作《圆圆曲》上,范围较窄。本课题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吴伟业的多部作品进行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吴伟业“梅村体”的叙事艺术并使之系统化。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主要通过研读吴伟业的“梅村体”七言歌行体叙事诗,借助目前中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从叙事学的角度对吴伟业的“梅村体”进行研究,再结合吴伟业的特殊经历及其所处社会的历史背景,总结其创作的艺术成就。
研究内容的具体结构如下:
1 吴伟业与“梅村体”
1.1吴伟业生平和创作概述
1.2“梅村体”的产生和发展
2吴伟业“梅村体”的叙事艺术
2.1“梅村体”的叙事结构艺术
2.2“梅村体”的叙事视角艺术
2.3“梅村体”的叙事时间艺术
2.4“梅村体”的叙事语言艺术
3 总结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对本课题的研究采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即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和文献资料法相结合,进行课题研究。
1、查阅吴伟业文学创作的有关资料,了解相应的学术研究成果;
2、阅读整理前人研究的各方面资料,通过分析和归纳,发现其中的研究缺失,从而确定研究方向及研究内容;
3、关注前人有关“梅村体”方面的论述资料,有针对性地学习歌行体,叙事学原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
4、认真阅读吴伟业的“梅村体”代表作,根据研究任务有针对性地关注其叙事性的七古歌行体,并仔细分析文本;
5、认真分析、思辨,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文字,反复修改。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2010年11月25日—12月21日,确定论文内容及题目;
2、2010年12月22日—1月初,论文开题,并填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和开题论证记录表;
3、2011年2月至3月,进一步查找资料,完善构思,并撰写论文第一稿;
4、2011年4月初,提交论文初稿,二稿,与导师交流修改论文;
5、2011年5月,提交论文定稿。
五、主要参考文献:
[1]吴伟业、李学颖(集评标校).吴梅村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2]王勉.吴伟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钱仲联.明清诗文研究资料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叶君远.清代诗坛第一家——吴梅村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6]伍福美.吴梅村诗歌艺术新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7]杨义.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8]童庆炳.文学论文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9]叶君远.论“梅村体”的形成和发展[J].中国文学与文化,2005(1)
[10]付华.“茶村体”与“梅村体”、“神韵体”比较研究[J].天中学刊,2009年第1期
[11]郭建球.论吴梅村叙事诗的艺术成就[J].中国文学研究,1997(1)
[12]郝美娟.吴伟业之梅村体与五古叙事诗的比较[J].文学艺术,2007(4)
[13]曾垂超.论梅村体[D].福建师范大学,2002
[14]高琪.吴伟业与娄东诗派初探[D].苏州大学,2005
[15]张金环.论吴伟业的“诗史”观——兼论与“梅村体”之关系[D].首都师范大学,2006
[16]李杨.梅村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
[17]陈抱成.试论吴伟业叙事诗的艺术特色[N].郑州大学学报,1981(1)
[1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和“对于”的定量比较【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吉田书简”与战后初期日本对华政策【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快乐大本营》的品牌营销与品牌维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三国演义》与新版电视剧《三国》中两个曹操之比较【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山海经》中远方异兽、异国神话及其蕴涵【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小园赋》蕴涵的园林美学思想及其成因【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的“者”和“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的状态助词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的背景、特点及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开题报告-试论中国-近代史上先觉者对传统文化的离异与回归——由严复想到的.doc
- 论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关系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开题报告-宋初重塑国家“正统”地位的努力——以“天书下凡”事-件为中心的考察.doc
- 开题报告-自我意识与精神危-机——分析丁玲早期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oc
- 开题报告-朝-鲜半岛问题中的大国因素探析.doc
- 论曹文轩小-说中典型形象的乡村情结【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论赵良嗣与宋金“海上之盟”【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论雷蒙德·卡佛小-说的模糊性叙述【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吕祖谦教育思想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吕祖谦吏治思想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