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胶束体系中聚吡咯-氯化银纳米复合粒子的合成与-中国聚合物网.PDF

反胶束体系中聚吡咯-氯化银纳米复合粒子的合成与-中国聚合物网.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胶束体系中聚吡咯-氯化银纳米复合粒子的合成与表征1 1,2 2 2 2 1 2 任祥忠 ,刘剑洪 ,张黔玲 ,张培新 ,顾宜 ,辜晓萍 (1、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 川成都,610065;2、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化生系,广东深圳,518060) 摘 要:利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形成的反胶束作 为微反应器合成了聚吡咯-氯化银纳米复合粒子。考察了吡咯/硝酸银、正己醇/ 水的比率的变化对聚吡咯-氯化银纳米复合粒子的粒径大小和粒子形貌的影响, 并利用 TEM、SEM、FTIR、UV-Vis、XRD 和激光光散射粒度分析仪对产物进行了表 征。结果表明,反胶束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 关键词:聚吡咯 反胶束 纳米复合粒子 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集高分子自身的导电性与纳米颗粒的功能于一体, 在二次电池的电极材料、抗静电屏蔽材料、微波吸收材料、光学材料等领域有广 泛的应用,从而迅速地成为纳米复合材料地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目前对无机超细 粒子表面进行聚合物包覆改性的方法有接枝聚合法和乳液聚合法,前者的最大缺 点就在于无机粒子表面必须具有可供接枝的基团,反应条件也较为苛刻;后者的 最大缺点在于它在用聚合物包覆无机粒子之前必须先将无机粒子分散到水中,当 粒子的粒径达到纳米级时,很容易发生团聚,分散起来非常困难,包覆后的复合 [2] 粒子的粒径难以很好控制 。所以寻找到一种可以调控高分子-无机物纳米复合粒 子尺寸大小、形态及其自组装的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我们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的反胶束为模板,在反胶束“水池”中进 行聚吡咯-氯化银纳米复合粒子的合成反应,制备出粒径小而均匀的纳米复合粒 子,并对其粒子大小和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胶束法可以有效地应用于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 吡咯(Py,化学纯,北京理工大学宏宇化工公司,使用前减压蒸馏) ;十六烷基 三甲基溴化铵(CTAB ,分析纯,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硝酸银(分析纯,深圳大 学化工实验厂);过硫酸铵(APS ,分析纯,汕头市先华化学厂);其余药品均为分 析纯。 1.2 聚吡咯纳米粒子的制备 向100mL 浓度为0.1mol.L-1 的CTAB/正己醇溶液中加入2.5mL 的0.2 mol.L-1 吡咯/盐酸和2.5mL 的0.2 mol.L-1APS/盐酸溶液(盐酸浓度为0.1mol.L-1 ),剧烈搅 拌使之混合均匀。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由澄清透明慢慢变成黑色,室温下搅拌 反应 24h 后加入甲醇终止反应,静止沉淀,减压抽滤,用甲醇、蒸馏水连续洗涤 基金项目:深圳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项目号200535 )资助 以出去表面活性剂,抽滤后把沉淀放入真空干燥箱在60℃干燥24 小时,得到黑色 固体粉末。 1.3 PPy/AgCl 纳米复合粒子的合成 在50mL 的0.1 mol.L-1 的CTAB/正己醇溶液中加入2.5mL 吡咯和硝酸银水溶 液(使nPy :nAgNO3=2.8:1, 5.6:1, 8.4:1, 9.8:1, 11.2:1)搅拌至澄清透明,记为反胶束 RM1 ;在50mL 的0.1 mol.L-1 的CTAB/正己醇溶液中加入2.5mL APS 盐酸溶液(使 nPy :nAPS=1:1 )搅拌至澄清透明,记为反胶束RM2 ;在剧烈搅拌的情况下,将RM1 和RM2 混合,室温下搅拌反应24h 后加入甲醇终止反应,静止沉淀,减压抽滤, 用甲醇、蒸馏水连续洗涤以出去表面活性剂,再加入少量盐酸静止 0.5h ,过滤后 把沉淀放入真空干燥箱,在 60 ℃干燥 24 小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或者保持 nPy :nAgNO3=8.4:1 ,改变正己醇/水的比例,使它们满足V 正己醇:V 水=100:3 、100:7、100:9 和100:11,来合成聚吡咯-氯化银纳米复合粒子。 1.4 表征 将反应所得的溶液稀释到合适的浓度,用铜网捞取纳米复合粒子,用红外灯 烤干,在菲利浦公司的FEI-Tecnai 12 型透射电子显微镜上观察粒子形貌,加速电 压为80kV。用美国库尔特公司的N4 PLUS 激光散射粒度分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