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I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人文教育
明清之际儒耶两种对话模式探析—以利玛窦、龙华民的传教模式为例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背景: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交通、通讯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技术越来越进步,人们的交往沟通也更加方便频繁,但是在当今世界上,国家之间的冲突仍然不断,甚至爆发了局部战争。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市由于文化的冲突。异质的文化之间缺乏起码的了解和尊重,一些人用粗暴的方式推行自己的文化霸权,剥夺别人的话语权,这必然引起对方的强烈反弹、对抗和冲突。
当前,我国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一直面临着与外来异质文化的交流和碰撞。我国现代文化的建设与现代化进程应该是同步的,二者相辅相成。因此,要把握我们文化的趋向,一方面需要积极融入到全球化的洪流之中,充分参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碰撞,吸收其中的有益成分,另一方面还要把握当前时代的需要、中国实际的具体需要,根据这种需要中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
意义:本文主要以探析儒耶之间的文化交流模式,从而了解异质文化交流背后的冲突,这将对我们今后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的文化交流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化的走向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在文化或宗教上我们应该坚持求同存异的原则,实现全球文化和谐发展。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利玛窦传教模式
= 1 \* GB3 ①利玛窦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认识
= 2 \* GB3 ②根据利玛窦的了解以及总结前人的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儒教文化对话的模式
= 3 \* GB3 ③利玛窦适应性对话模式的表现,主要包括“合儒”和“补儒”两个方面
= 4 \* GB3 ④利玛窦适应中国文化模式下的儒耶对话产生的结果
= 5 \* GB3 ⑤利玛窦的对话模式的实质。
二、龙华民对话模式
= 1 \* GB3 ①龙华民一改其对话模式的原因。
= 2 \* GB3 ②龙华民的对话模式的具体表现
= 3 \* GB3 ③龙华民坚持天主教信仰纯洁性的对话模式造成的后果,引发了“礼仪之争”。
= 4 \* GB3 ④“礼仪之争 ”的实质与启示。
三、两种对话模式的对比及其实质。
四、通过对两种模式的进一步思考分析和总结,了解异质文化交流背后的冲突,以及对于我们现在和未来的文化发展的意义和启示。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著作的理论阅读及研究分析,了解利玛窦、龙华民的对话传教模式,进而理解异质文化交流背后的冲突,思考对于我们现在和未来的文化发展的意义和启示。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通过阅读关于利玛窦与龙华民的专著,了解两个人的个人事迹,为进一步研究其对话模式做好准备。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对利玛窦模式与龙华民模式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通过分析这两个不同的对话模式,了解异质文化交流背后的冲突。
3、认真分析、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形成文字,提请指导老师审查,反复修改,精益求精,努力形成一篇具有大学生本科毕业学位要求的学术论文。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一)启动阶段(2010年11月19日前):确定指导教师、申报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师生双向选题,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做好开题前期工作。
(二)开题阶段(2010年12月31日前):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等工作,组织开题论证和初期检查工作。
(三)实施阶段(2011年5月13日前):进行课题的实验、设计、调研及结果的处理与分析等,完成毕业设计说明书或论文写作,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审阅和修改完善。
(四)答辩阶段(2011年5月27日前):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资格审查、答辩、成绩评定及成绩输入。
五、主要参考文献:
[1]田园:从文化交流背后的冲突来看“礼仪之争”[J],学术论坛,2009年第12期
[2]史仲文 胡晓林:《中国全史》,第075卷,明代宗教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3]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西学东渐研究》,第一辑,西学东渐与中国社会现代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4]陈典松,浅论利玛窦补儒[J],孔子研究,1993年,第2期
[5]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6][法]沙百里(Jean Charbonnier)著,耿升、郑德弟译,《中国基督徒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7]刘树森:《基督教在中国:比较研究视角下的近现代中西文化交流》[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8]高旭东:《中西文学与哲学宗教——兼评刘小枫以基督教对中国人的归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9]彭必成、章太长:试论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和“对于”的定量比较【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吉田书简”与战后初期日本对华政策【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快乐大本营》的品牌营销与品牌维护【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三国演义》与新版电视剧《三国》中两个曹操之比较【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山海经》中远方异兽、异国神话及其蕴涵【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说文解字》艸部字与我国古代农业文明探析【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小园赋》蕴涵的园林美学思想及其成因【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的“者”和“的”【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新编五代史平话》中的状态助词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城市化的背景、特点及影响【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开题报告-从浪花到大海——分析茹志鹃小-说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doc
- 宁波:英国殖民者来华早期的重点目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开题报告-论雷蒙德·卡佛小-说的模糊性叙述.doc
- 宁波本土酒店发展对策探讨——走经济型酒店制胜之路【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开题报告-诗意与悲剧碰撞下的美学——毕飞宇小-说的审美特征研究.doc
- 宁波度假旅游市场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开题报告-基于网络舆情的网民心态研究——以几件重大的民生事-件为例.doc
- 宁波旅沪同乡会教育事业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 开题报告-20年-中国饮料广告的发展.doc
- 宁波商人与近代上海的对外贸易【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毕业论文】.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