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小学生微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扬州市东花园小学.doc

小学生微写作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扬州市东花园小学.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 MERGEFORMAT PAGE \* MERGEFORMAT 1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 “流动儿童融合教育的校本研究” 开题报告 扬州市东花园小学课题组 一、研究的背景 (一)提出课题的原因 1.关注流动儿童的融合教育符合社会高速发展的客观需求 流动儿童融合教育问题的提出可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如今,随着东南部省份核心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经济迅猛发展和农村人口迁移规模的不断扩大,流动儿童面临的基础教育、权益保障等问题更加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学者的广泛关注。为此,我们在广泛学习借鉴已有理论经验和研究成果与对学校实际生源状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动儿童融合教育校本研究的课题,力求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化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有利于促进流动儿童身心健康与学业发展的全新模式,促进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到新的学习生活客观环境、文化背景和心理状态之中。 关注流动儿童的融合教育符合学生生命成长的内在企盼 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城市,普遍面临较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他们往往居住在生活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城乡结合部,其子女因为缺乏父母的足够关爱和有效监管,生活学习也往往处于边缘化状态。也有一部分流动儿童因为父母工作变动随迁,由于家长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或一技之长,他们对于孩子的教育要求和期望值也相对较高,但是其流动的现实状况导致现实和理想之间也客观存在着较大落差。每个生命体都企盼得到更好的成长,关注人的生命成长理应成为当代教育的主题词。从这个角度看,流动儿童一方面期待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也对个体更好地适应社会充满企盼。然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社会对流动儿童缺乏完善的教育和评估体系,甚至因为大众对他们的片面认知而将该群体负面化,将流动儿童完全等同于问题儿童,而忽略了该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个体差异。这种同质化的评价也必然会影响其个性化的发展。 3.关注流动儿童的融合教育符合学校自主发展的现实需要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山东、安徽、河南及苏北等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越来越多,并出现了部分家庭修养和文化、技能素养较高的随迁子女。目前流动儿童已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0%以上,流动儿童融合教育的深入研究与全面实施已经迫在眉睫。结合本学校、本区域学生的特点,积极探索融合教育实施的策略和路径,建构适合流动儿童生命成长的课程和文化,对于形成特色化的办学理念和特质化的教师团队,促进流动儿童全面健康发展,都具有现实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理论研究现状 在研究路径上,诸多研究者遵循“处境不利——压力——适应不良”的直线模型,通过与本地儿童对比,研究流动儿童适应困难的现状和困境因素。有研究者发现,流动儿童一般较难很好地融入当地社会,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城市儿童,表现出融合困境。于是,往往以“融入”来阐明流动人口与城市社会的关系,将融入分为隔离、多元、融入、选择和融合五种类型(杨菊华,2009)。还有的研究者认为新移民与城市社会的关系正在从相互隔离、排斥和对立转向一种理性、兼容、合作的“新二元关系”,政策弹性下的社区合作、市场平台上的身份平等和文化差异中的理性兼容都将构建一种新的“社会融合”关系(马西恒 童星,2008)。 2.实践研究现状 有研究者从区域内实际在校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和适应的角度进行了详实的调查,认为流动儿童在学业适应、人际适应、行为适应和自我适应等角度较难融入城市学校(王中会 童辉杰 程萌,2016)。也有研究者从自身学校实际出发,积极开展生生交往融合、师生交往融合、家校合作交往、社会资源与学校教育融合等多方面的互动活动,以动态的融合主题活动促进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相互了解与沟通(沈珺,2011)。诸多较为丰富的实践内容与形式给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有益的经验与参考。 综上评述,我们发现理论研究侧重于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流动儿童与流入城市的关系,这让我们从大背景下更加广阔的视角来审视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提供了整体环境下的认知策略;实践研究侧重于从方法和实践的角度具体介绍本区域本学校的做法,给我们以新的启发。但是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缺乏对于区域流动儿童在学校主导下融合教育实施策略的深度研究,缺乏可持续的、体系化的学校融合教育的目标、多元形式和丰富内容。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流动儿童:指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的适龄入学儿童,包括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随迁子女等。 2.融合教育:最初是一种针对特殊儿童的教学方式。当前流动儿童融合教育是指在公平均衡的教育背景和价值观念下,使流动儿童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与本区域内的学校、社区、城市、文化相融合,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3.流动儿童的学校融合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