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体LED灯具之新颖金属多孔性介质散热座郑泽明曾宪中.DOC

发光二极体LED灯具之新颖金属多孔性介质散热座郑泽明曾宪中.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發光二極體(LED)燈具之新穎金屬多孔性介質散熱座 鄭澤明、曾憲中、葉致廷、卓暐傑 建國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暨製造科技研究所 摘要 本研究運用金屬多孔介質散熱座取代傳統散熱鰭片,成為高性能之LED散熱系統。金屬發泡材料具有數倍於傳統鰭片之散熱面積與高穿透率,配合適當的構型設計,可以有效提升自然對流的熱傳能力,本研究以實驗方法探討金屬發泡材料之自然對流熱傳特性,並尋求最佳化構型,實驗結果發現: (1) 當ΔT上升時與f增加時,兩者的熱傳係數(h)會隨著上升。(2) t隨著f越大時,熱傳係數差異不大。 關鍵詞:金屬多孔介質、LED、自然對流熱傳。 前言 在過去的十幾年,發光二極體(LED)的照明燈具已正式加入以白熱燈(Incandescent lamp)與日光燈(Fluorescent lamp)為主的照明燈具市場,雖然目前只有2%的市場佔有率,預估到2020年,LED將佔據全美國44億美金的照明燈具市場的46% [1],這是因為LED的發光原理是利用半導體,而不是白熱燈的利用燈絲或是日光燈的利用氣體放電,因此LED已被證明比傳統燈具更節省能源且使用壽命更久,一般而言,LED燈具可以有50000小時的使用壽命,這是日光燈平均壽期的2倍,但耗電只有日光燈的1/2、更只有白熱燈的1/4~1/6,除了節能與壽命長,LED因為不含有毒的水銀,因此也比較環保,然而,目前LED也有一些問題影響其全面取代傳統燈具,其一是售價,LED燈管的售價約在50~100美金,而日光燈則只須2~10美金,其二是亮度,目前LED的亮度還是略嫌不足,產學界在這兩方面都一直積極的研發新的關鍵技術,以便可以大幅降低售價與增加亮度,在增加亮度方面,除了在光學燈罩方面進行研發,另一方面就是增大LED的功率,而增大功率就代表發熱量持續攀高,LED的散熱需求也將更為迫切。 LED的散熱可分成主動式與被動式,被動式不須另外裝置動力元件,具有較高的可靠度及節能特性,一般而言,其發熱量約有90%以上係藉由熱傳導將LED基板上的熱傳遞到散熱鰭片[2]、再利用高溫的散熱鰭片與環境之間的溫差產生自然對流進行散熱,目前的LED散熱座組裝,如圖1所示,為了製程上的便利,LED會先焊接於金屬或陶磁基板上,再利用導熱膏將基板與散熱座黏合,而散熱座的鰭片則多採用傳統片狀鰭片,因此在熱傳導與熱對流方面都有更精進的空間。近年來多孔介質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子零件的散熱上,其主要優點有二:第一,多孔介質材料提供熱傳增加數十倍以上的接觸面積,使得熱的散逸更加容易;第二,不規則多孔的內部結構造成流體不規則運動,而產生額外的散逸熱傳導能力。由過去所做的研究結果顯示,多孔介質材料散熱能力遠大於純光滑面之對流熱傳。本研究擬針對LED傳統散熱模組的熱傳機制,在熱對流方面提出對應的改良的策略:以金屬發泡散熱座取代鋁擠鰭片散熱座,將找尋最佳化之散熱構型,提供業界實際需求。 (a) 組裝圖 (b) 拆解圖 圖 1. 市售LED燈具照片 . 文獻回顧 2005黃政德[3]利用電液動力學技術所產生的電暈氣流來增強LED散熱鰭片的對流效果,實驗結果指出,在直流電壓1~16kV的實驗範圍內,對流係數可提升為自然對流時的1.6~3倍,熱傳改善效果與供給電壓強度成正比。2007蕭啟宏[4]探討不同幾何造型散熱器應用在不同額定電功率之LED在自然對流狀態下的散熱情形,利用數位式熱電偶計和紅外線熱像儀,分別紀錄其電極單點溫度與散熱器全域溫度場,設定相同表面積的四種幾何造型散熱器,分別為板鰭式、柱鰭式、交錯橢圓柱鰭式,以及交錯菱柱鰭式散熱器四種,實驗結果顯示,交錯菱形柱鰭式散熱器對於LED有較顯著的散熱效果,其次是交錯橢圓柱鰭式散熱器,之後是柱鰭式散熱器,而散熱效果最差的則是板鰭式散熱器。2007邱冠樺[5]以LED車燈的散熱問題為研究主題,將目前LED車燈的散熱工程技術作廣泛性的介紹,並探討LED車燈的各種散熱原理及用於汽車頭燈的可行性。2007吳俊麒[6]利用半導體致冷晶片搭配散熱鰭片及風扇相互組合做實驗測試,實驗結果顯示半導體致冷晶片模組在無風扇之強制冷卻狀態下,即可令作動中的LED基板達到10℃以上之冷卻效果,風扇導入則效果更佳。2007洪宇均[7]提出將熱電晶片整合於自然對流鰭片熱沈,應用於LED散熱,以理論分析探討此熱電自然對流散熱模組的熱傳性能,並找出特定案例之最佳化鰭片間距及基板厚度。2008陳重典[8]採用實驗量測及數值模擬兩種方式,對LED散熱模組散熱性能做探討,研究發現鰭片過長,散熱面積增大,但實際上沒有提升熱傳增益,而強制對流整體熱傳效益比自然對流增加6~8倍,數值模擬結果顯示,在自然對流下導入煙囪效應及均熱板之切割,將有助於熱傳增益。2008陳漢和[9]利用分析模擬軟體針對陶瓷燈具內LED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