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 Vol. 23, No. 5, 879–887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5.00879
名字的心理效应:来自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证据*
苏 红1,2 任孝鹏1
(1 , 100101) (2 , 100049)
摘 要 作为典型的标识符号名字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识别功能, 随着互联网对人际互动方式的
影响更加突出, 名字作为交往初期人际互动的重要信息, 其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明显。回顾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
群体水平上对名字的研究, 可以发现名字既能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又能反映群体的文化心理和偏好。在个
体水平上, 名字通过影响名字主人的自我认同或通过影响他人对名字主人的评价来影响其心理和行为; 在群
体水平上, 名字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产品可以探讨社会的文化变迁规律。以往研究多是基于西方文化中的人
名展开, 然而中国人的名字具有自身的文化特殊性, 这一点值得心理学家给予更多的关注。未来心理学应开展
更多本土文化背景下中国人名字的实证研究, 比如利用人名的演变更迭探究中国人独立性的代际变迁或是探
究男性化/女性化名字与个体求职和网上约会的关系。
关键词 名字; 心理效应; 求职行为; 网络交友; 文化变迁
分类号 B849:C91
20 40 (Berger, Bradlow, Braunstein,
(uncommon) (singular) Zhang, 2012)(Sue Telles, 2007),
(unique) (Zweigenhaft, Hayes, (cultural
Haagen, 1980) 1937 , product) (Twenge, Abebe,
Walton (1937)“The affective value of first Campbell, 2010)
names”, “ ,
(determining factor)”20 80 “” (
90 , , , 2008),
, first name/given name,
(physical attractive) (Erwin, 1993) (surname)
(academic achievement) (Ford, Miura, Masters, “” “ ”,
1984)(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Twenge , (,
Manis, 1998)/ (masculine/ 2010), , “ ”
feminine trait) (Erwin, 2006; Garwood, Baer, “”
Levine, Carroll, ONeal, 1981) (Silberzahn Uhlmann, 2013),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