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托卡马克中快波电流驱动下全波方程的数值求解-计算物理.PDF

托卡马克中快波电流驱动下全波方程的数值求解-计算物理.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9卷第3期 计 算 物 理 V01.29.No.3 CHINESE OFCOMPUTATIONALPHYSICS 2012年5月 JOURNAL May,2012 文章编号:100l一246X(2012)03-0375-08 托卡马克中快波电流驱动下全波方程的数值求解 刘 燕1”, 龚学余1, 杨 磊1’2, 彭晓炜1’3, 尹 岚1 (1.南华大学核科学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1;2.烟台大学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3.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100084) 摘 要:用全波方法研究环形对称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离子回旋频率范围内(ICRF)的快波电流驱动(FWCD)问 题,考虑有限拉莫尔半径(FLR)效应和平行色散,建立全波计算的物理模型一全渡方程,通过对全波方程的数值求 解得到快波在等离子体中激发的电场强度分布.结果表明:快波可以传播到高温高密度等离子体的中心;快波在磁 轴附近发生了模式转换;快波可以驱动中心的等离子体电流以改善等离子体的平衡位型;平行电场比垂直电场小 三个数量级,通过垂直方向的回旋共振和平行方向的穿越期磁泵效应达到驱动电流的目的. 关键词:托卡马克;离子回旋波;快波;电流驱动 中图分类号:TL61+2.4 文献标识码:A O 引言 所谓离子回旋频率范围内的快波是指在离子回旋频率范围内该波的参数对应于该频段中色散关系的相速 度较快的一个根,简称快波.快波频率范围较广,可以从几MHz到接近GHz.近几十年来,人们对离子回旋频率 范围内的快波电流驱动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这是因为快波是聚变堆级等离子体条件下一种有吸引力的 非感应电流驱动方法,其优点是能够传播到高密度的等离子体中心区,且电流驱动效率可以与低混杂波电流驱 动效率相媲美,由于快波的波长相对较长,相对于目前的Tokamak尺度而言快波更适用于驱动堆级等离子体尺 度下的等离子体电流.因此,在将来聚变堆级条件下,快波电流驱动将是主要的电流驱动方式之一. 快波电流驱动就是利用热等离子体中的非碰撞阻尼(朗道阻尼ELD)和穿越期磁泵与电子的相互作用 机制来驱动等离子体电流¨1.快磁声波与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直接作用,单方向改变带电粒子的平行速 度,从而在托卡马克中产生等离子体电流.快波电流驱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被提出来,在理论方面,主要是 围绕快波电流驱动效率而开展的,提出了两种研究方法,几何光学方法(也称程函近似方法)¨1,即根据波在 等离子体中传播轨迹(简称为波迹)来研究沿波迹的功率吸收和驱动的电流,以及电流驱动效率等¨。;全波 计算方法,即通过求解在快波在等离子体中的麦克斯韦波动方程,来获得相关物理量,如,波的阻尼、驱动电 流和驱动效率等.由于快波的波长(厘米到分米量级)与Tokamak尺度相当,必须考虑其波动性,因此,几何 光学方法更适用于低混杂波、电子回旋波等波长较短的非感应驱动方式研究M。,对于快波电流驱动已不适 用,偶尔采用也只是考虑到方法上的简单或检验几何光学方法的适用程度¨。.因此,研究快波电流驱动一般 geometry),由于它仅处理普通的微分方程¨。,忽略了环向和极向的变化,因此无法描述快波电流驱动下极向 角的变化和环效应.LION是最早的一个全波算法。列利用了冷等离子模型和混合有限元方法,处理压缩的快 磁声波和剪切阿尔芬波在对称截面下在任意一个圆环面进行环形傅立叶展开的离散波动方程.由于该算法 只是处理到了O/Or的二阶近似,因此伯恩斯坦波和动力阿尔芬波没有包括进去,等离子体是用局部电导率 张量表示,k,用n。/尺近似得到,因此极向磁场的效应被忽略掉了.PICES¨1计算程序用的是极向的有限差分 收稿日期:2011—07—06;修回日期:2011一12—23 (2009CXJJ3)及高等学校博士点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094324120003)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刘燕(1980一),女,博士生,讲师,从事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研究,E-mail:liuyangd@126.con 通讯作者:龚学余,E-mail:gongxy@nhu.edu.cn 37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