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曼不动杆菌对主要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概要.docVIP

鲍曼不动杆菌对主要抗菌药物耐药机制概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菌药物 临床试验专栏 Special Colu mn of Clinical Trial of Antibacterial D rugs 鲍曼不动杆菌对主要抗菌药物耐药机制 M echan is m s of resist ance to selected an ti b i oti cs i n A cinetobacter baum ann ii 马序竹,吕 媛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药理研究所,北京 100034 MA Xu-zhu,LΒYuan (Institute of C linical Phar m acology, F irst Hospital Peking U niversity,B ei2 jing100034,Ch ina 收稿日期:2008-11-28 修回日期:2008-12-25 基金项目:国家十一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编号待下 作者简介:马序竹(1977-,女,博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抗感染化疗及细菌耐药 机制研究 通讯作者:吕媛,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Tel:(01082802315 E-mail:ly5275@s 摘要: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益增多,并呈现多重耐药甚至是泛耐药趋势。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β内酰胺酶 中图分类号:R969.3;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821(200901-0090-05 Abstract: Recently the clinician were challenged for infecti ons due t o multidrug-resistance A cinetobacter baum annii,even pandrug resist2 ance.This revie w e mphasizes on the mechanis m s of resistance t o selected antibi otics in A cinetobacter baum annii. Key words:A cinetobacter baum annii;resistance mechanis m;β-lacta2 mases 鲍曼不动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近年来,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日益增多,并且呈现多重耐药现象,已引起临床医生、微生物工作者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就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主要使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1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临床最常使用的一类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环类以及碳青霉烯类等,因其化学结构中都有β内酰胺环,故统称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这类药物主要抗菌作用机制为同细菌细胞膜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binding p r o2 teins,P BPs结合,从而影响细菌的形态和功能,导致细菌死亡。 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主要有如下同几点:①产生水解酶(β内酰胺酶,以水解和非水解的方式破坏抗菌药物β内酰胺环,使抗菌药物失活;②改变P BPs,使抗菌药物失效; ③改变自身结构及孔蛋白数量,使细菌外膜对抗菌药物通透性下降; ④外排泵活性增强,使得抗菌药物浓度在细菌体内进一步下降。 目前,多数研究均主要集中在β内酰胺酶的产生机制上,按Am2 bler分子分类,分为A、B、C、D4类酶。在所有的β内酰胺酶中,那些具有水解碳青霉烯活性的酶最受关注,包括丝氨酸苯唑西林酶(Am2 bler D类和金属β内酰胺酶(Ambler B类。 1.1 A类的β内酰胺酶 对A类的β内酰胺酶的研究,主要对A类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 Vol.25No.1Jan.2009(Serial No.117 (extended-s pectrum-beta-lacta mases,ES BL s的研究,这类酶是肠杆菌科细菌(特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广谱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机制的最主要原因;其在鲍曼不动杆菌中,也被分离到。它通常由质粒介导,可使细菌对青霉素和第1~3代头孢菌素以及单环菌素耐药;但对头霉素、碳青霉烯及酶抑制剂敏感。 近来VEB-1型ES BL被关注较多,因其在法国医院内,爆发流行;在比利时和阿根庭,也有报道[1]。blaV EB-1被发现为Ⅰ类整合子来源,染色体编码,在其上游存在插入序列IS26。blaPER-1既可为质粒编码又可为染色体编码,在上游也有插入序列IS2 Pa12,这段插入序列,可能同提高其表达相[2]。PER-1型ES BL在法国、土耳其、比利时、韩国和美国均有报道。产PER-1型ES BL鲍曼不动杆菌,

文档评论(0)

ma9828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