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推“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
委约作品《上海·梦》全球首演
新闻素材稿
10月19日晚,第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与上海广播电视台艺术人文频道联合推出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上海·梦》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全球首演。
新人原创 大师引路
“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旨在“聚青年之创意才智,扬华夏之原创力量”,采取委约创作的方式,经过北京和上海两地工作坊的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音乐类秦毅团队、蒙柯卓兰、田景伦/李泽宇、赵磊,舞蹈类尹昉、罗月冰、董杰,戏剧类王翀等年轻人接受委约创作。
该计划由谭盾领衔,林兆华、黄豆豆、王媛媛组成艺委会,韩江、喻荣军担任制作人,经过5个月对青年艺术家的指导和创作项目的精心打磨, 最终为业内外人士呈现了7部跨界原创作品,展示了中国青年的创作才华。这些作品涵盖舞蹈、戏剧、音乐及跨界新作,凸显实验性、当代性,融国际戏剧剧场气质与中国传统美学于一体,作为剧场变革的探路先锋,为中国原创作品注入新鲜血液。
“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不仅为青年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走向国际舞台的机会,各种表演形式间的跨界尝试也是中国艺术形式的一次飞跃,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探索出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
彩排火热 导师坐镇
从10月14日晚开始,演出制作人韩江和由艺术节委约的青年艺术家们从北京、广州等地陆续抵达上海,15日早上8点装台、彩排工作正式开始。制作人韩江亲自坐镇,每日在剧场驻扎超过14小时指导排练。
彩排现场,青年艺术家们个个全身心投入到排练当中,与工作人员通力配合,克服技术与时间的限制,根据演出现场环境及时做出调整,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他们对待艺术那种认真、执着的态度和全心全意投入的热情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就是中国艺术未来的希望。
观众奢华 专家品味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艺术节为青年艺术家的首演精心邀请了堪称奢华的专业观众阵容:萨尔茨堡艺术节、林肯中心艺术节、爱尔兰都柏林戏剧节、捷克“布拉格之春”艺术节、国际演出经理人协会、英国南岸艺术中心、英国青年维克剧院、等国际一流艺术机构、知名经纪公司的负责人都将应邀前来观看演出。这些奢华观众将凭借自己的专业眼光挖掘出最具潜质的青年才俊,为他们的作品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国际舞台。
小剧场 大制作
今年是小剧场运动在中国兴起的第三十个年头。三十年来,小剧场戏剧不断进化。此次青年艺术家们的跨界之作正是希望通过小剧场的形式增强作品的冲击力,传递内心细腻的情感,为小剧场在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告别传统单一的话剧表演模式,发挥出更大作用。为此,“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特地将演出场地定在了上海话剧艺术中心D6空间的小剧场。与传统小剧场的小规模演出不同,此次演出团队的参演人员达80人,转场、后勤难度极大,可谓是小剧场中的一场变革。
新板块 新尝试
委约青年艺术家是国际上不少艺术节的常设项目,但对年轻的上海国际艺术节而言,此次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无疑是一次全新的尝试。艺术节中心采取公开委约、专家选拔的方法,直面青年艺术家,为他们从艺术节走向世界舞台探索一种新的可能。在委约作品演出《上海·梦》的宣传上,艺术节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网络,视频,互动社区等多种新媒体形式,观众覆盖面广、针对性强、信息丰富。消息一出,票房一路走高,出现了一票难求的景象。票务部不断接到询问余票情况的电话,更有发烧友特地从沈阳、天津前来购票。还有不少网友看到海报后直接在微博上与筹备人员互动问票,却遗憾地得知门票早已售罄。此次的“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
首届“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的委约创作项目是由谭盾率领的艺委会精心遴选和悉心指导来自不同城市的九名优秀青年创作人才,以《上海·梦》为命题完成艺术节委约的原创作品,其中涵盖舞蹈、戏剧、音乐及跨界新作,融国际戏剧剧场气质与中国传统美学于一体,凸显实验性、当代性,勇当剧场变革的探路先锋。
秦毅 – 音乐新媒体剧场-《意镜》(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共同委约作品) 藉由大胆跨界的高科技手法,书写梦幻记忆,随形流泻 结合现场戏剧表演、打击乐演奏、多声道电子音乐与新媒体的《意镜》以多元化形式让表演者与其“镜像”在多维空间内展开“声”与“形”的对话,同时,通过声音与影像的实时交互虚拟了意象的游离、冲突、幻化、升华,以此尝试人物“内”与“外”的相互映射,窥探人性的多层境界。现场音效及数字画面均由演员所佩戴的传感器触发,作品特邀上海昆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二届“文华表演奖”获得者吴双担任主演。作曲秦毅坦言,选择昆曲演员是看中传统戏曲极强的戏剧张力,但作品并不会使用昆曲的固有唱段,而是仅保留少量符号性的念白。该音乐小组的创立以推崇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理念为目的,寻求在艺术与技术方面跨媒体跨领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