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ganizationalBehavior10e-更多文档分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rganizationalBehavior10e-更多文档分类.ppt

组织行为学 西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 张亚莉 zhangyl@nwpu.edu.cn 学习目标 学习组织行为学领域中的核心概念和理论 应用这些概念和理论来解决管理问题 提高对组织中人们的行为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有助于提高沟通能力,团队合作以及领导才能 提升在团队和组织中的价值 主要内容 导论 个体行为 知觉 价值观与激励 群体行为 团队 领导 权力与政治 组织文化与变革 期望 课前预习 按时到课 积极参与讨论与练习 倾听、分享 理查德达夫特,组织行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约翰.M.彭罗斯等.高级商务沟通.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3 桑德拉.黑贝尔斯等.有效沟通.华夏出版社.2002.8 导论 学习目标 定义组织行为学 描述管理者的工作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发展 管理者的挑战和机会 管理者做什么? 管理职能 Mintzberg’s 管理角色 Mintzberg’s管理角色 Mintzberg’s管理角色 管理技能 有效与成功的管理活动 (Luthans) 活动时间分配 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社会学 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社会心理学 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人类学 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学科:政治学 组织行为学中没有绝对的真理 科学方法系统研究组织行为 1949年芝加哥大学命名“行为科学”大会 理论的肯定和证明必须靠公众都能观察了解的客观事实,不能单凭学者个人的经验。 尽量以科学方式来说明假设,以便精密地测试和修正。 使各种论述精确,仅能用严密试验予以肯定或否定。 使用自然科学所惯用的“厘米一克一秒”制作为度量工具。 因变量 因变量 因变量 自变量 组织行为学的历史背景 金字塔 罗马天主教会 国富论:劳动分工 产业革命 科学管理(Scientific management) 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 泰勒 生铁装运试验 铁锹大小试验 吉尔布雷斯夫妇:基本动作元素 甘特:甘特图 一般行政管理理论 (general administrative theory) 韦伯的理想官僚行政组织 劳动分工 职权等级 正式的选拔 正式的规则和制度 非人格性 职业定向 人力资源方法(human resources approach) 早期的倡导者: 罗伯特.欧文: “人际关系之父” 改善工作条件;限制童工最低年龄; 缩短劳动时间;提供厂内膳食; 设立按成本价出售生活必需品的商店; 建造住房、修筑街道改善工人居住条件等。 切斯特.巴纳德 人力资源方法 霍桑研究:梅奥 人际关系运动: 卡内基; “人群关系运动”。《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人们》 马斯洛; 麦格雷戈; 行为科学理论 定量方法:(quantitative approach) 运筹学或管理科学 二战 统计学的应用、最优化模型 贡献:计划与控制决策 学习目标: 确定主要的传记特点. 确定能力的几种类型. 解释决定人格的因素. 1、传记特点(bi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2、能力(ability) 认知能力 能力:体质能力(physical ability) 3、人格(personality) 人格描述:5维度模型 人格描述:5维度模型 人格描述:5维度模型 人格描述:5维度模型(Big Five) Myers-Briggs 人格类型指标,MBTI SJ的四种类型 SP的四种类型 NT的四种类型 NF的四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工作风格 主要人格特质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控制点(local of control) 内控者 外控者 。 马基雅维里主义(Machiavellianism) “只要行得通,就采用它” 重视实效,保持情感距离,相信结果能替手段辩护 A型人格(type A personality) 不断驱动自己在最短的时间里干最多的事,并对阻碍自己努力的其他人或事进行攻击 自我监控者测试 1.在社交情境下, 只要我觉得有必要,我有能力改变我的行为。 2.我能从对方的眼神中读到他的真情实感。 3.在人际交往中,我有能力控制交往方式,这取决于我希望给对方留下什么印象. 4.在交谈时,我对对方面部表情中极微小的变化十分敏感; 5.在理解别人的情感和动机方面,我的直觉能力非常强。 6.当人们觉得一个笑话很庸俗无聊时,即使他们真的笑了,我也能辨别出来。 7.当我发觉自己所扮演的形象并不见效时,我可以立即改变和调整它。 8.我敢肯定,通过阅读听众的眼神,我能知道一些不一致的东西。 9.我在改变自己的行为以适应不同的人和环境方面存在困难。

文档评论(0)

zcbs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