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研究
暮云春树渺愁予
——关于王翚、恽寿平交谊的读解与想象
文 耿 晶
一、从《桃花渔艇图》到桃源涧 洞目,所谓绚烂之极,仍归自然,真后学无言之师也,石
谷子二十年静悟,始于秘妙处爽然心开,独契神会。”[3]
恽寿平《南田画跋》中有《为周太史画桃源》一则 : 在另一幅江寒汀旧藏,王恽合作《桃源图》中,王翚同
样表达了对赵伯驹以及仇英的仰止之意,款题曰 :
桃源,仙灵之窟宅也,飘渺变幻而不可知。图桃源者,
必精思入神,独契灵异,凿鸿蒙,破荒忽,游于无何有之乡, 然自古图绘家多好为武陵桃源,以为闻其说,宛然在心
然后溪洞桃花,通于象外,可从尺幅间一问津矣。吾友王子 目间若可游索,而惝恍变幻不可知,故往往借笔墨而问津焉。
石谷语余 :“自昔写桃源,都无真想,唯见赵伯驹长卷,仇 昔赵千里曾作长卷,十洲仇氏亦有临本,皆能得惝恍变幻不
实父巨帧能得此意,其辟境运毫,妙出匪夷,赋色之工,自 可知之意。宛然如在者,可按索而游,故足传也。余为图时,
然天然。”余闻斯语,欣然若有会也,因研索两家法为《桃 与羽人相遇于泠风之上。图中一阖一辟,别有世界,千里、
源图》。[1] 十洲恍惝奇幻之意,庶几得之,未敢为呼吸可通仙灵也。庚
戌(1670)寓白云精舍,乌目山人王翚画并题。
据行文可知,恽寿平《桃源图》的创作,汲取和融合
了南宋赵伯驹、明代仇英两家画法 ;王翚的心得给予他很 此题识与上引恽寿平《为周太史画桃源》一跋文意呼应,颇
大的启发,戚戚焉若有所会,遂欣然操觚。恽寿平为周世 足相互阐发。据吴湖帆鉴考,此画主要为王翚绘成,题语虽
臣所画《桃源图》流传不详,而王翚的《桃花渔艇图》却 款署王翚,搦管者实为恽寿平,并断言“可证当时王恽冶垆
幸运得多。此画见于恽寿平、王翚《花卉山水》合册 [2] , 于一,无分尔我也”[4] 。
为十二帧中的第七帧,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青绿设色, 王恽合作《桃源图》作于康熙九年庚戌(1670),早于
古雅妍丽,其画幅虽小,但构图与布景别出机杼,颇得开 王翚《桃花渔艇图》约两年。是年王翚、恽寿平分别为 39
合疏密、动静虚实之妙。一条山溪自左侧上方 S 形斜流而 岁、38 岁,正值盛年,论交也几逾二十载。“王恽冶垆于一,
下,愈下愈宽,一小小渔舟沿溪而下,渔人坐于船头,神 无分尔我”所指,当然并非仅为创作中的“合璧”形式及
态怡然自得。崖巅荦确,树石苍翠,桃林夹岸,落英缤纷, 相互之间的切劘,两情契洽、心交神融,才是隐含其中的
云气氤氲腾涌,直接天际。王翚自识 :“曾见鸥波老人《桃 关键词语。恽寿平与王翚的“桃源问津”,既是对古人的礼敬,
花渔艇图》,设色全师赵伯驹,偶在房仲书斋背临,似与神 也是对传统的溯源,同时又隐约寄托了希世高蹈、超越尘
合。”王翚由赵孟頫上窥赵伯驹,取法的重心在于赵伯驹融 累的向慕。他们笔下的桃花源,既不是士文化中以用指代
文人笔墨于青绿画法的开创性(董其昌将其归入“北宗”, 理想邦国的象征符码,也不是遗民情境中用来表达拒绝政
却也不能不承认他“精工之极又有士气”)。恽寿平对王翚 治认同的生存象喻,而是一个并非实有、但又无处不在的
青绿山水的评论也有所印证 :“青绿设色至赵吴兴而一变, 意象世界与心灵境域。其“惝恍变幻不可知之意”,稍纵即
洗宋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