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30 OIE 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上卷) 原文为英文版
第7.5章 动物屠宰
第 7 . 5 . 1 条
一般原则
1. 目标
本章提出建议的目的在于确保食品动物在屠宰前、屠宰过程中直至死亡的动物福利。
这些建议适用于在屠宰场屠宰以下家养动物:牛、水牛、野牛、绵羊、山羊、骆驼、鹿、马、
猪、平胸鸟、兔和家禽。对于在屠宰场外屠宰的所有动物以及其他动物,无论其养殖地点如何,均应
设法确保在运输、圈养、保定和屠宰操作中,不会对这些产生不必要的应激;用于制定以下建议的原
则也适用于这些动物。
2. 人员
各种畜牧业从业人员如从事动物卸载、驱赶、圈养、护理、保定、击晕、屠宰和放血人员等均
在维护动物福利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屠宰场应有充足的人员,他们需有耐心、考虑周全、具备
专业技能,并熟悉本章建议及这些建议在国内的应用情况。
专业技能可以通过正规培训和/或实际经验获得。主管部门或经主管部门认证的独立机构应颁
发有效证书,提供专业技能证明。
兽医机构和屠宰场管理层应保证屠宰场工作人员具备相关资质,并按照动物福利各项原则履行
工作任务。
3. 动物行为
动物操作员应具备操作和驱赶农场家畜的经验和专业技能,熟知动物的行为特点和及开展工作
必要的基本原则。
因种类、性别、性情、年龄、饲养和管理方式不同,动物个体或动物群体的行为有所差异。尽
管如此,家畜通常会表现出下列行为特点,需要在操作和驱赶动物时加以考虑。
大多数家畜通常以群体方式生活,并本能地跟随领头动物。
不易把同一群组中容易相互伤害的动物在屠宰场内混群。
设计设施时,应考虑某些动物有控制个体空间的需求。
原文为英文版 第七篇 动物福利 331
人如果接近动物到一定距离时,动物就会试图逃逸。这个临界距离被定义为逃逸区,其大小随
动物种类或相同种类不同个体而异,并且取决于以前与人接触的经历。与人密切接触的饲养动物
(如驯养动物)逃逸区较小,而散养动物或放养动物的逃逸区可能从一米到数米不等。动物操作员
应避免突然进入动物逃逸区,否则会使动物恐慌,导致动物攻击或试图逃逸。
动物操作员应利用动物肩部平衡点来驱赶动物,在平衡点的后方驱赶则动物前进,在平衡点的
前方驱赶则动物后退。
家畜的视角广,但双目的前方视野有限,立体感差。这意味着动物可以觉察到侧面和后方的物
体和运动,但只能判断其正前方的距离。
尽管大多数家畜嗅觉敏感,但对屠宰场气味的反应会有所不同。操作时应考虑到会引起动物恐
惧或其他负面反应的气味。
与人类相比,家畜的听力频率范围更广,且对高频率声音更敏感。家畜往往易被持续的高频声
音或突然的响声惊吓而造成恐慌。操作动物时,应考虑动物对这类噪音的敏感性。
逃逸区示例(牛)
操作人员驱赶牛前进的方式
从逃逸区返回路径
驱赶动物路径
限制器
平衡点
332 OIE 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上卷) 原文为英文版
4. 干扰因素及消除
设计新的装卸设施或改建现有设施时,应考虑减少潜在的干扰因素,否则会导致进场动物停
顿、突然止步或回转。以下是常见的分散动物注意力的干扰因素及消除方法:
a) 光亮金属或潮湿地面的光线反射:移走灯具或改变照明方式;
b) 斜坡、过道、击晕箱、传送带限制器入口光线暗:使用不直接对准动物眼睛的间接光照或
设置反差大的区域;
c) 人或设备在动物眼前移动:在斜坡和过道安装坚固的挡板或安装遮蔽物;
d) 过道尽头:如有可能,尽量设计成弯道或设置虚幻道;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