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银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定稿.pdf

无公害银耳代料栽培技术规程定稿.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B3711 日 照 市 农 业 地 方 标 准 DB3711/T 77—2016 无公害银耳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2016–09–30 发布 2016–10–15 实施 日照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711/T 77-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日照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莒县农业局、日照市经济作物站、莒县鑫垚食用菌研究所、莒县龙山丰庆食用菌 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门庆永、吴乃国、张敏、朱丰雪、林雪、李爱科、姚红燕、范丰庆、李韶峰。 I DB3711/T 77-2016 无公害银耳袋料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银耳袋料栽培的术语和定义、生产场所及设施、菌袋制作、菌丝培养、出耳管理和采 收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日照市无公害银耳袋料栽培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2375 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GB/T 5483 天然石膏 NY/T 119 饲料用小麦麸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银耳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是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 呈纯白至乳白色,直径5cm~10cm,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 3.2 白毛团 银耳菌丝与香灰菌丝混生在培养基表面形成的白色菌丝团。 3.3 菌袋 塑料袋装入培养料、灭菌并接种后,形成培养料和菌丝体的混合体。 3.4 翻袋 在发菌期间,为了调节温度、通气和检查杂菌污染情况,进行有规律翻动、交换茵袋位置、剔除被 杂菌污染的菌袋的操作过程。 3.5 袋距 菌袋摆放在床架上时,相邻菌袋之间的距离。 3.6 原基 尚未分化的原始子实体的组织团。 3.7 拌种 在无菌条件下,将适龄银耳菌种搅碎、拌匀的操作过程。 1 DB3711/T 77-2016 3.8 缓冲道 在栽培房门外采用防虫网设置封闭的防虫隔离带。 4 生产场所及设施 4.1 栽培场所 应符合NY 5010和NY/T 2375的规定。栽培场地应选择给排水方便,空气流通,周边无规模养 的禽 畜舍、垃圾场、集市和粉尘污染源 (如:大量扬尘的水泥厂、砖瓦厂、石灰厂、木材加工厂等)。 4.2 菌丝培养室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