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银二氧化锡/铜及铜合金复合板材
编制说明
(送审稿)
2012年5月
“银二氧化锡/铜及铜合金复合板材”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从事贵金属及其合金复合材料的研制已有20多年的历史,新材料新产品不断涌现,银氧化锡/铜系列复合板材主要应用于电力、电子、电工等行业,随着近年来市场需求量的增加,新型复合材料已批量化生产,各项技术性能指标达到杭州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上海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平顶山日立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上海中希合金有限公司等大型客户的使用要求,并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但是新型复合材料未申报产品技术标准。为保证产品生产质量、规范产品技术性能指标,进一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特制定本标准作为供需双方生产、订货和验收的依据。2011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工信厅科[2011]134号文下达该标准的修订任务,项目起止时间为2011年8月~2012年12月,行业标准计划号为2011-0936T-YS。技术归口单位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起草单位为昆明贵金属研究所、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明、杨有才、李汝明、段云喜、朱武勋、陈永泰、崔浩、刘满门、张吉明、王塞北。
本标准于2011年11月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主持,在广东省清远市召开了任务落实会,根据任务落实会会议精神和与会专家的意见,于2011年12月完成草案稿,2012年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2012年3月26日~3月29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主持,在浙江省绍兴市召开了《铂及其合金器皿制品 》行业标准预审会,共有 11个单位的 1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起草单位据此对预审稿进行了修改,于5月提出送审稿。
2 编制原则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有色金属产品标准编写格式和内容及要求编写,以昆明贵金属研究所与杭州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上海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日立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上海中希合金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的技术协议为基础,参照GB/T15159-2008《贵金属及其合金复合板材》标准编制而成。在产品性能指标的确定上主要是依据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和我所生产的银氧化锡/铜新型复合板材产品性能的测试结果。
3 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依据
3.1本标准与GB/T15159-2008的分析比较
在相关引用标准方面均参照了最新版本的标准,以适应新的要求。该标准与GB/T15159-2008《贵金属及其合金复合板材》标准相比,补充了电导率、软化温度等物理性能;增加了剪切强度、延伸率等力学性能;对材料的综合性能和整体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是为了适应类似欧盟西门子、日立等这类国际公司的较高要求。本标准所规定的铜铬锆合金的化学成份范围较宽,这是为了根据不同厂家的要求以便提供不同化学成份和性能要求的复合材料。本标准所规定的复合基底铜、铜铬锆合金的化学成份范围较宽,这是为了根据不同厂家的要求以便提供不同化学成份和性能要的银氧化锡/铜、铜铬锆系复合材料,这也使本标准具有了较大的适用性。
3.2产品的复合形式
产品复合横截面按结合方式分为面复合片材、镶嵌复合片材,分别如图1-1、图1-2所示。
图1-1 面复合材料 图1-2 镶嵌复合材料
3.3产品化学成分
复合层AgSnO2和基体铜铬锆、铜复合材料的化学成份应符合表1的规定。
复合材料化学成份 单位为百分含量
牌号
主要成分
杂质含量,不大于
杂质总量,不大于
Cu
Cr
Zr
Ag
SnO2
Bi
Sb
Pb
As
Ag90SnO2
89-91
9-11
0.004
0.004
0.006
0.004
0.3
Ag88SnO2
87-89
11-13
0.004
0.004
0.006
0.004
0.3
CuCr0.8Zr0.5
余量
0.7-
0.9
0.4-
0.6
0.005
0.005
0.007
0.005
0.3
Cu
99.9
0.006
0.006
0.008
0.006
0.1
注:杂质总量仅作参考,不要求在产品质量证明书中提供。
3.4产品侧弯度:≤3mm/1000mm。
3.5 产品的物理、力学性能
产品供货状态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52复合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
牌号
软化温度/℃
基材硬度/HBS
延伸率%
剪切强度/MPa
Ag90SnO2/CuCr0.8Zr0.5
≥400
≥75
≥5
≥40
Ag88SnO2/CuCr0.8Zr0.5
≥400
≥75
≥5
≥40
A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运维相]-IT运维服务.docx VIP
- 承历史之痛,立青春之志——以电影《南京照相馆》开启高中第一课-2025-2026学年高中主题班会优质课件.pptx VIP
- chap3 IS-LM模型习题.doc VIP
- 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6-大单元作业设计案例-.docx VIP
- 2025年中国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诊疗共识解读及实施策略PPT课件.pptx VIP
- 课件:产后大出血的护理.ppt VIP
- 古代汉语课件报任少卿书.pptx VIP
- 2025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参考试题(附答案) .pdf VIP
- 海洋环境工程技术导则公开课20220511.pdf VIP
- 年产1500吨果胶(第一条生产线)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