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鼻综合征心理调查开题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日期 中 山 大 学 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空鼻综合征患者矛盾性鼻阻及其心理特性分析 姓 名: 李云晓 学 号:院 系: 公共卫生学院 专 业: MPH 研究方向: 妇儿保健与人口健康 指导教师: 郭丽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14年 6月21 日                           一、开题报告情况 报告要求:须就论文选题意义、文献资料掌握情况、论文研究方法、论文总体设计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公开及书面报告,提请指导小组予以审查 开题报告审查记录 论文题目:空鼻综合征患者矛盾性鼻阻及其心理特性分析 时间: 2014年6月 地点: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一)论文选题意义及创新点 目前国内医疗纠纷频发,医闹事件层出不穷,多限于围攻医院,以拿到医院赔偿为目的,但发生在耳鼻咽喉科尤其是鼻专科的却是越来越多的恶性伤医、杀医案件,现列举如下: 2014年东北某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孙东涛在出诊过程中被一名男子用钝器猛击头部,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施暴者诊断为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炎,曾接受了鼻中隔矫正手术,双侧鼻甲部分切除;2013年10月25日,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生一起患者刺伤医生案件,3名医生在门诊为病人看病时被一名男子捅伤,其中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王云杰因抢救无效死亡,施暴者连恩清曾行鼻内镜下鼻腔微创手术,术后常感通气不畅。2013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肖银男因鼻窦开放术后症状改善不明显,而多次威胁、恐吓主管教授。2012年北大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诊室被刺,行凶者同样为鼻科术后患者。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一系列伤医事件都出自耳鼻咽喉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尤其是鼻专科似乎成了医学领域的高危科室之一。 总结以上案例有以下特点:(1)慢性空鼻症患者多见多;(2)暴力杀人倾向多,患者攻击性倾向明显;(3)术后纠缠医者时间长,冲突性质恶劣;(4)手术后作案常见;(5)三甲医院多;(6)研究只是管理政策层面,无具体临床研究。 目前国内、外对空鼻综合征心理学特点关注较少,鼻部疾病患者心理学研究仅限于变态反应性鼻炎及鼻部整形术后的患者。而以上案例的发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使医者工作时缺乏安全感,人人自危。这些都急切地要求我们去研究该群体的心理学特点、相关因素及危险因素,以期待为改善耳鼻咽喉科医患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掌握程度和研究方法的可靠性 空鼻综合征的概念最早由Eugene Kem和Monika Stenkvist于1994年提出,用于描述一组与鼻腔组织过度缺失相关的临床症候群及相应的鼻腔鼻窦影像学表现【1】。根据以往的文献数据,多数学者推测下鼻甲切除术后仅约20%患者出现矛盾性鼻阻等空鼻综合征的典型表现【1】。目前认为该综合征是一种医源性疾病,多与鼻甲的过度切除相关【2】。其最特征的临床表现为矛盾性鼻阻【3.4】,即鼻腔结构缺失,鼻腔检查见患者鼻腔宽大通畅,但患者主诉鼻塞【1.2.5】。有患者将上述鼻塞症状描述为一种鼻腔感受不到空气流动的空洞感【1】、鼻腔过于通畅以致无法有效使肺部膨胀的感觉【4】、气短或呼吸困难【1】。此外,患者亦常表现为鼻腔黏膜异常干燥、鼻腔侧壁及底部为主的鼻痂形成、嗅觉减退或缺失、呼吸相关头痛【2.3.5】,部分患者可出现注意力难以集中、疲劳、易激怒、焦虑、抑郁等表现【1】。 空鼻综合征患者矛盾性鼻阻成因的探索;1.鼻腔动力学与矛盾性鼻阻:鼻甲切除术后,鼻腔横截面积增大,鼻腔阻力随之降低。鼻腔阻力的下降,气体.黏膜表面的压强差随之减小,致使鼻肺支气管反射的功能异常【7】,并致肺功能恶化,患者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感【1】。一项临床研究结果亦表明,呼气时正常的鼻腔阻力可帮助维持肺容积,且可能间接影响动脉氧合情况【6】。2.鼻腔粘膜感受器与矛盾性鼻阻:鼻甲手术可损伤神经末梢;鼻甲作为神经生长因子的来源,对鼻腔黏膜感觉神经再生起到重要作用【8】,鼻甲切除后,可能造成上述神经再生障碍,从而患者出现鼻塞表现[1]。 现阶段临床医师对空鼻综合征的认识相对有限。空鼻综合征患者的鼻塞症状与体征(鼻腔通畅)不相符,且目前对其发生机制的研究及报道相对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