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B.C.202年--220---
589---907---960—
1279--1368年)
汉到元的朝代更迭
汉 西汉 前202-9年
东汉 25-220年
三国 魏 220-266年
蜀 221-263年
吴 222-280年
晋 西晋 266-316年
东晋 317-420年
南朝 420-589年
北朝 439-589年
隋 581-618年
唐 618-907年
五代十国 907-960年
宋 北宋 960-1127年
南宋 1127-1276年
辽 907-1125年
西夏 1038-1227年
金 1115-1234年
元 1271-1368年
好了歌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
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
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
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
说一说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西汉:解决王国问题
加强中央集权
唐朝:安史之乱后
中央集权削弱
北宋初:强化中央
集 权
元朝:加强中央集权
原因: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封国有时对抗朝廷
解决:汉景帝B.C.154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
原因:唐中期设节度使,权力很大;
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削弱中央
兵权上收,“强干若枝”(重内轻外)
重文轻武,通判监督
财权上收,中央掌控
措施:
影响:中央集权;三冗局面、积贫积弱
行省制度原因、内容、影响、
与今天异同
刺史制度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央集权发展(地方行政沿袭与变化):
秦
(郡·县)
集权与分权的矛盾时隐时现,总趋势加强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西汉削弱相权:
隋唐分散相权:
魏晋分散相权:
北宋分割相权:
元朝相权反弹: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
汉武帝建立中(内)外朝,弱相权强皇权
尚书--中书、门下,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完善确立三省六部制,弱相权强皇权、
历朝沿袭
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
设中书省,替代三省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升降、调动等事务;
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
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
兵部:掌武将选用、兵籍、军械、练兵等;
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事务;
工部:管理全国工程事务。
知识拓展
孝廉: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孝廉作为选拔官吏的重要科目之一。凡是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人,由各郡国在所属吏民众荐举。孝就是孝悌的人,廉就是廉吏。《二十四孝》中郭巨“为母埋儿”的故事说: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子可再有,母不可得。郭巨被举为孝廉。
汉代的选官制度
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
1.世官制
2.察举制:汉代—人才举荐制;
3.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4.科举制:隋唐以后考试选官成为
主要的选官制度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选官制度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时间
西汉
魏晋
南北朝
隋唐--北宋
明清--1905
特点
以官举士
中正评定授官依据
考试选官
评价
扩大选官范围,但难以公正
成为世族把
持政权的工具
隋唐宋元积极作用为 主;明清八股取士束缚思想压制人才
读史感悟:
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观点的看法。
评价科举制:
积极: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合理性;保证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提高创造了条件;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的风尚。
消极:科举考试的内容多不出儒学经典范围,特别是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和创造精神的人。
四、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总特点: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发展
中央---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地方
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
5、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注意和今天的比较】
专制型、神权色彩、官僚政治、家族性
1、唐朝修建长安城,中央政府部门的三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