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画故事书为教材运用交互教学法提升幼儿的阅读-清华教育学报.PDF

以图画故事书为教材运用交互教学法提升幼儿的阅读-清华教育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圖畫故事書為教材運用交互教學法提升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 以圖畫故事書為教材運用交互教學法 提升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 劉永慈* 陳明珠**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以「交互教學法」的策略來說故事,提升香港幼 兒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可行性。本研究以隨機抽樣方法選取共32位五至六 歲幼稚園高班的幼兒,採用準實驗研究方法,將幼兒分為實驗組及控制 組,分前測、實驗教學及後測三個階段進行,再就所得資料做質性和量 化的分析。結果顯示,經過「交互教學法」的閱讀策略說故事後,實驗 組閱讀理解能力比控制組為佳。本研究根據實驗教學的結果,找出如何 以圖畫故事書為教材並運用交互教學策略進行活動,來幫助香港幼稚園 教師實踐交互教學以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並有助於其他幼稚園吸取相 關的成功經驗。 關鍵詞:幼兒、交互教學法、說故事、閱讀能力、閱讀理解能力 DOI :10.3966/252190062017123402001 投稿日期:2016年5月12 日,2017年8月4 日修改完畢,2017年8月11 日通過採用 * 劉永慈,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教學助理教授,E-mail: mchu@eduhk.hk **陳明珠,五邑工商總會幼兒園幼稚園教師,E-mail: penelope.amigo1@ 1 清華教育學報 第三十四卷第二期 壹、緒論 一、研究背景與目的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和進步,能擁有豐富的知識,可在社會上掌 握更好的優勢,而透過閱讀,不僅能促使個體在知識水平的提升,亦是 掌握資訊和知識的基礎。早期閱讀對於幼兒智力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Burns 、Griffin與Snow指出,幼兒三到八歲是奠定自主閱讀的關鍵期, 且可以「提高幼兒的理解能力及講述的水平」(周虹,2011 :66 ;柯華 葳、游雅婷譯,2001 )。早期閱讀最重要的媒介就是圖畫故事書,縱使 幼兒受限於本身識字與生活經驗,但視覺感官上的吸引力很容易引發他 們愛閱讀的興趣,並能展開其想像力和思考的空間(劉靜,2012 ;餘珍 有,2006 )。由此可見,幼兒早期對閱讀是喜歡且不排斥的,如何繼續 維持他們喜好閱讀的態度,為幼兒奠定以後終身學習的基礎,閱讀理解 可能就是其中一項關鍵。 閱讀是一種重要的語言技能,且是一個複雜的行為(柯華葳、游雅 婷譯,2001 )。幼兒從小透過閱讀,將來就能學會寫作、認識詞彙、學 習語法和句式,並能朗讀詩歌。佟瑤(2011 :145 )強調,「早期閱讀 可以為幼兒今後的學習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愛以圖畫故事書對 幼兒進行講述和閱讀,因為幼兒表現投入和專注。但是到教師提問時卻 發現,有許多幼兒不太感興趣,以至於影響他們對故事內容的掌握和理 解。究其主要原因是,由於教師多以「講一遍故事、提問一些問題、做 一次小結」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講述,使幼兒感到單調,亦即,教師提 問時只偏重於重複故事的內容,導致幼兒不感興趣和滿足,故冀望透過 一些教學策略來提升幼兒對故事學習閱讀和理解的能力。再者,從平日 的課堂觀察中發現,幼兒並不常主動到圖書角閱讀圖書,即使他們進入 圖書角後,也只是留意圖書裡的大圖畫,又或是拿起圖畫書隨便翻翻, 很快就又放回書架上(陳淑敏,2005 ),這反映了幼兒的閱讀興趣與能 力仍未有充分的培育和發展。 在一個有關幼兒過渡至小學的幼小銜接研討會上,有小學教師反映 學童一般對閱讀理解表現較弱,亦指出有家長的問卷顯示幼兒升入小學 2 以圖畫故事書為教材運用交互教學法提升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