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汉语与佛教文化 第一节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宗教文化中,佛教流传、发展近2000年,吸引无数教徒,创立众多的佛教组织,并兴建数万个寺庙。佛教在历史上影响十分广泛,并深深渗透到传统的中国文化之中。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释迎牟尼创立佛教大约是在公元前六世纪。佛教在古印度流行了1800多年,并在东方文明文上产生极其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形成“东方佛教文化圈”。这个东方佛教文化圈所包括的地理范围有: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中国、朝鲜、日本,甚至还可扩大到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蒙古,以及苏联的亚洲地区。 第一节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佛教初传入中国,相传是在东汉明帝的时候。 第一节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但是,不少文学家认为,早在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二年),佛教便已传入中国。根据是《魏略·西戎传》:“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这是说大月氏直接派僧侣来中国首都向博士弟子口授佛教《浮屠经》。 第一节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大致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陆路,经中亚细亚传入新疆地区,再深入内陆; —条是海路,通过南海路线而传入中国。 佛教在中国是从西晋时代开始流传开来的,据《释氏稽占略》卷一载,西晋时,以洛阳和长安为中心,修建佛寺180所,有僧尼3700余人,初步形成佛教传播的中心地区。 第一节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东晋十六国时期,尽管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南北对峙,而佛教却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提倡下,下层群众的热情向往中,蓬勃发展起来。史载,内朝梁代最兴盛时,佛寺多达2846所;而僧尼之多,达82700多人。当时的梁武帝三次到同泰寺(手舍)身.不务朝政,要出家当和尚。群臣苦于国无君主,便先后捐出四万万钱的巨款,把他从寺里赎回来。皇帝成了虔诚的佛教徒,百姓岂有不受影响呢?于是社会上信佛的风气炽盛。 隋唐时代,既是佛教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同时又是佛教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时期。隋文帝结束南北对立局面,统—中国之后,大力扶持佛教的发展。霎时间,新增加的僧人多达50多万人。 第一节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唐高祖即位后,依然大力提倡信佛。唐代中叶,佛教在唐代统治者的支持下发展达到极盛。寺院比唐初增加一倍以上。当时,“富户强丁多削发”为僧人。寺院大量侵占民田,扩充庄园,形成巨大的寺院经济。唐睿宗时,辛替否曾指出当时佛寺占有社会财产的严重状况:“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 (《旧唐书·辛替否传》)这便形成尖锐的社会矛盾。至唐武宗时,开始不断出现灭佛事件。从会昌二年到五年,总共拆毁寺庙约4600所,僧尼还俗达26万人,没收大量寺院土地。这是对佛教发展的一次空前沉重的打击。从此,佛教由极盛而进入衰微,结束鼎盛阶段。 第一节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隋唐佛教文化的兴盛,突出地表现在佛经翻译方而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隋唐以前,安世高(安息人)、鸠摩罗什(龟兹人)、佛驮跋陀罗(尼泊尔人)都是很有名的佛经翻译家。其中,鸠摩罗什是成就最大的翻译巨匠。他所译的佛经共35部294卷。译文优美,成绩辉煌。鸠摩罗什还建立500多人参与的译场制度,对后代有较大的影响。 唐代,著名的僧人玄奘以深厚的学养和顽强的毅力,大量译传佛经,译著多达75部,1335卷,取得卓著的成就。据有关材料统计,隋唐所译的佛典,共存431部,2421卷。 凡印度大乘佛教的经典都被翻译出来。学者们指出,不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隋唐的译经都大大超过前代。 隋唐以后,佛教在衰落中延续。宋、明、清各代的统治者,大都采取保护与限制相结合的方针,使佛教在延续中发展,但巳失去昔日的强劲势头。 第一节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佛教的宗教思想是很庞大芜杂的,它的宗教观富有哲学色彩和伦理色彩,并具有缜密的逻辑理论。佛教以其宗教思想为核心,形成自己的宗教文化圈,建立一套严格的戒律制度和仪轨制度,作为僧人修持的行为规范。 第一节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文化相渗透和相组合,从而产生具有中国政治文化色彩的“汉地佛教文化圈”。佛教的伦理思想以人生为苦,因而提出一套去恶从善,“解脱”、“出世”的伦理道德准则,然而,这与儒家的家族观念,孝亲观念是相悖的。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与儒家的名分思想也是相抵触的。可以说,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以及民族心理的挑战。然而,佛教在伦理观中提倡一套心性修养,“诸恶勿作”、“自觉觉人”、“自利利他”的主张,并不与儒家的伦理观相抵触,而是有相互补充的作用。在这方面,佛教与儒家是可调和的。总之,佛教与儒家的伦理观既有尖锐矛盾、对立的一面,又有互相补充、互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