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卷第3期 极地研究 . 11, . 3
V ol N o
1999年9月 CH IN ESE JOU RNAL O F POLA R R ESEA RCH Sep tem ber 1999
研究论文
南极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
特征与环境变化
李天杰 曹俊忠 李金香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875)
提要 在综述南极大气气溶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 以1991年6月 P inatubo 火山和同年9月H ud
son 火山喷发为例, 分析了大气气溶胶的源、汇及其物理化学特性、空间分布和大气传输过程, 探
讨了火山喷发所产生的大气气溶胶对全球以至南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 气溶胶 浓度粒度分布 元素组成 火山活动 环境 南极
1 前言
( )
气态和气溶胶粒子是大气环境中物质 特别是污染物 存在的两种主要的状态形式,
( )
大气中的许多气态污染物 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等 的最终归宿是形成气溶胶粒子。气溶胶
粒不仅对大气能见度的降低、阳光的散射、太阳辐射的减弱、大气温度的变化等物理过程
有影响; 而且由于其粒径小、表面积大, 为大气环境化学提供了反应床, 从而影响大气的种
( )
种化学作用 唐孝炎, 1990 , 其表面化学反应不但影响到大气微量气体的生成、消失或转
化, 而且与南极平流层中臭氧洞的生成与发展有着较强的对应关系。大气气溶胶既可来源
于周围局地环境, 反映局地环境的特征, 亦可来源于远距离传输反映全球环境变化, 同时
气溶胶从大气环境中的去除, 也意味着气溶胶向其他环境要素, 如冰雪、水体、土壤与风化
壳、生物等的传输、迁移与转化, 影响其他环境的变化。因而大气气溶胶的物理化学特征有
着极强的环境指示意义。
位于地球南半球顶端的南极大陆, 周围为南大洋所环绕, 95% 以上的面积为大陆冰川
和雪所覆盖, 而且是尚未受或最少受到人类干扰破坏的大陆。由于它在全球的这一特殊地
理位置, 因而对南极大气气溶胶的研究, 对阐明南极现代自然环境特征及环境变化方面,
就更具有其特殊的意义。
“八五”国家科技重点攻关南极研究项目和国家教委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
180 极地研究 第11卷
南极对流层大气气溶胶的观测和研究最早始于60年代, 以对流层中气溶胶的浓度、粒
径分布和化学元素组成, 及其季节变化研究为主, 并且对南极气溶胶的来源、形成与转化
( )
机制亦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与探讨, 如: 1 气溶胶来源: 基本上是南极及其周围海洋上对流
层内产生成长的二次粒子, 也包括有远距离传输的二次粒子和一次粒子; (2) 浓度粒径分
布特点: 一般粒径 0. 02m 的粒子为南极及其周围海域产生的二次粒子; 0. 02~ 2m 的
粒子, 一部分为对流层内普遍存在的硫酸盐粒子; 另一部分为对流层次生的硫酸盐粒子和
海盐粒子; 2m 的粒子则属海盐粒子及其变质粒子; (3) 气溶胶浓度的季节变化: 据南
极点、昭和站和莫森站等的观测结果, 都呈现冬季高、夏季低的季节变化。冬季起源于南极
以外的粒子多, 夏季起源于南极及其周围区域的粒子多; (4) 气溶胶化学元素组成资料: 迄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