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料源光新情教之父雅各年月第文方打基督教在台宣教史或台代史淡水的偕彰化的大是台人耳熟能的先但很少人知道台南的雅各台更早也是近代基督教代院在台植基的者雅各在台前後然只有七年但在南台下了道的典台影深而做台第一位基督教道人他碰到怎的困又如何突破台的社如何建台史一百三十年前雅各的故事您不能不知道一八六五年迄今已有一百三十六年史的新基督教院座落在台南市路的中很想像家院在台的史上具有蒙的重要地位台南新院比北部的偕院早七年比台大院更足足早了三十年然而光荏苒史料佚失院建也已翻新始者雅各的名事之不人所知基督教登台其
資料來源:光華雜誌
PAGE 5/ NUMPAGES 5
新樓舊情 ──緬懷醫療傳教之父馬雅各
2001年10月第084頁
文?張瓊方
打開基督教在台宣教史,或台灣現代醫療史,淡水的馬偕、彰化的蘭大衛,是台灣人耳熟能詳的先驅;但很少人知道台南的馬雅各來台更早,也是近代基督教、現代醫院在台植基的開創者。
馬雅各在台前後雖然只有七年,但在南台灣創下了醫療傳道的典範,對台灣影響深遠,而做為台灣第一位基督教傳道人,他碰到怎樣的困難?又如何突破?台灣當時的社經狀況如何?建構台灣史,一百三十餘年前馬雅各的故事您不能不知道。
一八六五年迄今,已經有一百三十六年歷史的新樓基督教醫院,座落在台南市東門路的鬧區中。很難想像,這家醫院在台灣的醫療史上具有啟蒙的重要地位。
台南新樓醫院比北部的馬偕醫院早七年,比台大醫院更足足早了三十年。然而,時光荏苒,史料佚失,醫院建築也已翻新,創始者馬雅各醫師的名聲、事蹟,卻隨之煙滅,不為人所知。
基督教登陸台灣
其實,明朝末年,荷蘭、西班牙割據台灣時,基督教曾一度傳入台灣,但鄭成功收復台灣後,宣教工作便就此中斷,只留下荷蘭人宣教時所使用的羅馬字。
清末,南京條約開放五口通商後,英國長老教會便在汕頭、廈門設立宣教據點,與廈門僅一水之隔的台灣,自然也引起長老教會的注意。
一八五八年,天津條約開放台灣府與淡水港,一八六○年,基督教長老教會隨即「登陸」台灣。英國長老教會的杜嘉德等牧師來台短期停留,他們看到當時台灣衛生醫療條件不佳,疫病嚴重,於是建議教會派員來台宣教。馬雅各就是首位被派來台的醫療宣教士。
西元一八三六年出生於蘇格蘭的馬雅各,畢業於英國愛丁堡醫學院,先後到柏林、巴黎醫學院受訓,是一位出色的外科醫師。
一八六四年,他飄洋過海到廈門接受語言訓練,一年後來到台灣宣教。
教堂兼診所
「一府、二鹿、三艋舺」,早期台灣幾個 HYPERLINK Javascript:openWindow(5128) \o 另開新視窗 繁榮的地區都在港口,排名第一的台南府城,自然是傳教士進入台灣傳教時的第一個據點。
一八六五年五月二十八日,馬雅各隨著杜嘉德牧師和兩名信徒,在高雄旗津港上岸,六月十六日來到台南看西街亭仔腳開始他的傳道醫療工作,這一天便成為英國長老教會日後的「在台設教紀念日」。
在低矮的平房中,前半部做禮拜堂,後半部當診所,先講道、再看病、領藥,台灣第一家西醫診所就這麼開張了。
然而,作為開路先鋒,馬雅各在府城醫療傳道工作並不順利。他不僅受到當地中醫師的圍剿,當地居民甚至還謠傳他會挖人眼睛和心做藥,開業二十三天,教堂兼診所就不得已被迫關閉。
馬雅各只好避走有英國領事館保護的旗後(打狗的政治中心),當年九月,他又在旗後設立一所可以容納八名患者的醫館,並在醫館對面設立禮拜堂。
樟腦紛爭
馬雅各初期在台灣醫療傳道的路途十分坎坷,除了文化的藩籬、觀念的差異,當年傳道的時空背景也十分複雜。神愛世人的昭告無法打破民眾先前船堅炮利的印象;基督教義與經濟利益、救人的醫療和害人的鴉片,糾結、混淆不清,民眾普遍知識程度不高、生活水準低落,對外來文化既恐懼又排斥。
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長老黃茂卿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太平境馬雅各紀念教會設教一百二十年史》一書中,提及馬雅各宣教之初的時代背景:「設教之初,台灣人眼見基督教的來臨,是隨著外國兵炮洋槍,經濟侵略和不平等條約同時而來,無法接受福音。何況來台的英國人中,確有許多牟利不屑舉動……」
清華大學歷史所教授傅大為稱當年傳教士「挾著外科利器與奎寧白粉行走東方」的醫療傳道為「半殖民醫療」,他在「從馬偕談清末台灣的半殖民醫療」一文中指出,最早來台的馬雅各醫師常遇困難與衝突,而後來台的傳教士之所以較為順利,是拜「樟腦紛爭」之賜。
話說當時擔任清朝海關職員的英籍人士必麒麟,明知樟腦是台灣專賣品,卻在非條約港梧棲買下 HYPERLINK Javascript:openWindow(5006) \o 另開新視窗 一批樟腦,企圖以英國人的威勢走私牟利,被查獲沒收。
在此同時,長老會在埤頭(鳳山)的教會遭破壞,馬雅各來台宣教所收的第一位信徒──高長,在鳳山傳道時,被暴徒痛毆,並關進監獄。
樟腦紛爭加上教會遭破壞,英國從香港出動二艘軍艦攻擊安平。事後,清廷除了賠償教會的損失外,並明文宣布外籍宣教士在島內有居住、傳教之權,迫害基督教與信徒係犯法。
不過,當時民眾甚至政府官員,對基督教仍是充滿憤怒與歧視。
「紅番」醫生
營造府城成為台灣的宣教中心,一直是英國長老教會的目標。在「樟腦紛爭」之後,傳教士有了宣教權和保障,於是一八六八年馬雅各又重返府城安平,在二老口租下許家大厝,重開醫館,開始了後人俗稱「舊樓」(新樓醫院的前身)時期的醫療傳道工作。
馬雅各是一位傑出的外科醫生,求助於他的病人也多以外科居多,眼疾、難產、手腳潰爛……等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