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的古今变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4 通 州 的 古 今 变 化 指导教师:詹国利 小组成员:黎浩、冯伟、周浩、周迪、 高珊、郭倩、陈旭、贾乃夫、 付臣、王子安、陈晓、 齐琳、冯静雅、何红莉 年 级:高二 学 校:通州区第四中学 摘要:通州区是首都的东大门,是首都通往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历史上,由于京杭大运河始于通州,所以通州自古就是漕运、仓储重地,也是南北往来水路进京的必经之地。而今又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网,促进了通州与市区及全国各地的往来。 通县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州城更是一座古老的城市。通州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不仅是辽金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南粮北运的漕运仓储重地,通县外向型经济从无到有,发展迅速。改革开放以来,通县城乡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乡镇工业始终保护着蓬勃发展的势头,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作为北京重点规划新城之一,通州将担负北京未来发展的城市综合服务职能,成为中心城行政办公、金融贸易等职能的补充配套区。 运用学过的知识,对通州区进行区位分析,了解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并针对不足, 讨论如何克服并解决。 学生通过调查后总结了相关方面的文字材料和图像材料。通过最后的总结展示了通州区的古今变化。 通州区是首都的东大门,是首都通往华北和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历史上,由于京杭大运河始于通州,所以通州自古就是漕运、仓储重地,也是南北往来水路进京的必经之地。而今又有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网,促进了通州与市区及全国各地的往来。京通快速路和地铁八通线,把通州与市区连为一体,京津公路和京津塘高速路分别直达天津市区及天津新港。通顺路北连首都机场。京哈高速路经山海关,连接东北全境。京沈高速路穿河北直抵沈阳。还有六环路、京秦铁路、京承铁路……一条条公路、铁路交织成网,使今天的通州成为四通八达的宝地。但这样的现代化城区,却也不失北京的古老文化。 通县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州城更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它始建于西汉初年(公元前206年),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最初称为路县,取水路、陆路交通方便之义。东汉光武帝时改称潞县。金朝建中都于北京后(公元1151年),于潞县置刺史州,取“漕运通济”之义,命名为通州。通州自此而得名,并延续至今。辛亥革命后1914年(民国三年),通州改为通县,隶属京兆尹;1928年(民国十七年)裁京兆,通县属河北省。1948年12月14日通县全境解放。城乡实行县、市分别建置,县和通州市同属河北省所辖。1949年2月,通州市划归北京市所辖,同年8月又划归河北省所辖。1958年县、市合并,改为通州区划归北京市。1960年撤销通州区,恢复县建制,称通县至今。通州城在历史上,随着漕运昌盛曾经呈现出“万舟骈集”的壮观景旬。元代初期,在都水监、大科学家郭守敬的主持下,开凿了通惠河,漕运更加发达,元、明两代漕运达到极盛时期,每年船只总数达到3万余艘,在通州装卸的货物无数,其中仅粮食一项最多可达600余万担,总计10亿余斤。当时有朝廷管理漕运的衙署机构和沿海各省的漕运局数十个设在通州。有诗描写到:“城依红云下,门临潞水滨,宝鞍骑骏马,多是帝京人”。通州因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不仅是辽金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南粮北运的漕运仓储重地,而且是京东重要的贸易中心。清朝雍乾年间,漕运发展到了鼎盛时期,通州的水陆枢纽作用更加突出,南来北往的船只首尾衔接十几里,进京陛见的官员,争名于朝的举子,逐利于市的商贾,以及五行八作、三教九流的商旅,人来客往,川流不息,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当时的通州就已有“小燕京”之称。通县城文物古迹众多,城北有建于辽代的燃灯佛舍利塔,城西有著名的八里桥,城南有著名京东古镇——“张家湾”,城内西海子公园有明末著名的学者李贽先生墓。   通县属永定河、潮白河两河冲积平原。土质以黄土、两合土、沙性土为主,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在华北平原中属土壤肥力中等偏上。通县属北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光照条件比较好,年积温高于华北平原其它地区,保证了小麦与夏玉米、小麦与晚稻等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通县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在历史上,通县处于“九河下梢”,多河富水,解放后人工治水,新挖了凤港河、运潮减河等10余条中小河道,使河流纵横交错,滋润着通县大地。   通县素有“京东粮仓”之称,是首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年产粮食5.16亿公斤。近年来,通县以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稳定粮食总产为前提,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三高”农业为目标,推进农村各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实施了重点工程带动战略,即粮食生产的“万亩三高工程”、蔬菜生产的“万亩万元工程”、畜牧业生产的“百村千户万元工程”和养殖业生产的“万亩鲶鱼工程”,有力地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全面发展,加快了农业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进程。通县已成为首都重要的副食品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