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星堆文明巴蜀文化研究动态2013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中心
三星堆文明·巴蜀文化研究动态20131
目录
1、段渝:古代賨人概说——《賨人故里》序
2、房锐:清人与成都杜甫草堂
——以王培荀《听雨楼随笔》所录轶事及诗作为重点
3、石贤玮:古代简牍传世之方式及其文化意识探讨
4、《巴蜀文化研究集刊》第7卷《南方丝绸之路论集2》正式出版
5、段渝教授“三星堆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讲座在绵阳开讲
6、《中国社会科学报》专访中心主任段渝教授的相关报道
7、陈剑、邱艳:川西南山地区域考古的新进展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学术沙龙侧记
8、延定:巴蜀妙才张寔父
9、吴维羲:雒城名区风华常驻
——广汉文物精品展在三星堆博物馆开幕
古代賨人概说
——《賨人故里》序
段渝〔作者简介〕段渝,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四川成都610068。賨人,在一些文献中又称为板楯蛮,是构成古代巴人最重要的族群之一,也是古代四川盆地东部和渝东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族群,对长江上游巴文化和长江三峡巴楚文化的创造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 賨人是世居川东地区的土著民族之一。秦昭王时,因板楯蛮射杀白虎有功,秦“复(免除)夷人顷田不租,十妻不算”。汉初,賨人因“从高祖定秦有功,高祖因复之,专以射白虎为事,户岁出賨钱口四十,故世号‘白虎复夷’,一曰‘板楯蛮’。”称其为賨人,则如三国时蜀臣谯周《巴记》所说:“夷人岁出賨钱,口四十,谓之賨民。”本由交纳賨钱得名,秦汉时代逐渐演化为族称。 板楯蛮之名,来源于木盾。《释名·释兵器》:“盾,遁也,跪其后辟以隐遁也。太而平者曰吴魁,本出于吴……隆者曰须盾,本出于蜀……以缝编版谓之木络,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为名也”。胡三省《通鉴释文辨误》卷二说:“板楯蛮以木板为盾,故名。”本由使用木盾得名,后遂成为族称。 賨人古居嘉陵江和渠江两岸。《华阳国志·巴志》载:“阆中有渝水,賨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集解引郭璞曰:“巴西阆中有俞水,僚人(按指賨民,即濮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太平寰宇记》卷138说:“古賨城在流江县东北七十四里,古之賨国都也。”流江县为今四川省渠江县。賨人初居此,当从嘉陵江东进而来。盾又称为渠,《国语·吴语》:“奉文犀之渠”,韦昭注曰:“文犀之渠,谓楯也。”宕渠、渠江等名称,当由賨人所居而得名。 据《华阳国志·巴志》,巴东朐忍(今云阳县)和涪陵郡也有板楯蛮错居,同书《汉中志》和《李特雄期寿势志》记载汉中亦有板楯蛮。《汉书·地理志》则说:“而汉中淫失枝柱,与巴蜀同俗。”可见,板楯蛮分布甚广,包括整个川东地区,北及汉中东部之南,都是板楯蛮的活跃出没之地。诸书记载说明,板楯蛮不仅是构成四川盆地东部巴地,而且也是巴国各族中分布最广的主要民族之一。 賨人是百濮的一支。扬雄《蜀都赋》说;“东有巴賨,绵亘百濮”,这是賨人为濮系民族的确证。《华阳国志·巴志》所载阆中渝水有賨民,郭璞注《上林赋》则记为獠人。賨、獠互代,也可见两者皆一。 賨人的社会和政治组织以血缘纽带为基础,先秦秦汉时賨人有“七姓”,即是七个大的部落组织,他们不但以族相聚,而且还建立过自己的酋邦组织和政治中心。《华阳国志·巴志》“宕渠郡”下载:“长老言,宕渠盖为故賨国,今有賨城。”《元和志》:“故賨城在流江县东北七十里。”据《华阳国志·巴志》:“宕渠盖为故賨国,今有賨城”。《舆地纪胜》卷162引《元和志》说:“故賨城在流江县东北七十里。”《太平寰宇记》卷138也记载说:“古賨国城在流江县东北七十四里,古之賨国都也。”所谓賨国、賨城、賨国都,其存在年代均应在公元前316年秦惠王灭巴国以前,表明先秦时代賨人确曾有过比较发达的复杂酋邦组织,賨国是这个复杂酋邦的总称,其政治中心在賨城或賨国都,而板楯七姓则是酋邦的第二层级,各姓渠帅即是賨国分布在嘉陵江、渠江流域的各级酋长。从四川宣汉罗家坝遗址出土的大批青铜兵器来看,恰与历史文献关于賨人“天性劲勇”,“陷阵锐气喜舞”,“其人性质直”,“勇敢能战”,“县邑阿党,斗讼必死”的记载相吻合。 賨人的经济成分比较复杂,表现出农业与射猎相结合的复合型经济特征。而其俗信巫鬼,其风崇勇武。文化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创立了著名的巴渝舞,表明殷末曾随巴师参加武王伐纣,也反映出賨人的来源是相当古远的。 至于賨人的文化,可以说它对古代巴文化的凝聚、塑造和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概括言之,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若干方面: 1.巴渝舞的创制,不但对巴文化的传承,而且对中国文化史有着卓越贡献,是中国舞蹈史上常论不衰的主题之一。 2.巫鬼崇拜的起源、兴起和时空扩展,对川东、渝中、汉中、峡江以至江汉地区“信巫鬼、重淫祀”传统风俗的形成产生了极为深刻久远的影响,是古代长江三峡地区巫文化圈的根源所在。 3.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乌鲁木齐区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预报性能-沙漠与绿洲气象.PDF
- 2017年全区食品药品监管政务信息报送工作要点2017年政务信息.DOC
- 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众凯教育模拟考试3A卷综合能力.PDF
- 2017年全国科普日暨鄞州区青少年科技节船过三峡创意航海.DOC
- 2017年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安排-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DOC
- 2017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5家中国企业入围.PDF
- 2017年国家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联合体试验方案-全国农技推广网.PDF
- 2017年创建级卫生单位先进单位爱国卫生模范户和无烟单位拟.DOC
- 2017年学术型硕士复试方案-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DOC
- 2017年师范技能测试成绩汇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