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欧亚大陆盛行天气型与北极增暖异常的可能联系李思气象.PDF

冬季欧亚大陆盛行天气型与北极增暖异常的可能联系李思气象.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季欧亚大陆盛行天气型与北极增暖异常的可能联系李思气象

冬季欧亚大陆盛行天气型与北极增暖异常的可能联系 1 2,1 李思 武炳义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2 复旦大学大气科学研究院,上海200438 提 要:利用ERA-interim 的再分析资料和英国大气数据中心的海冰密集度资料, 通过复矢量经验正交分析方法(CVEOF),本文研究了自1979-2016 年37 个冬季(12 月1 日至次年2 月28 日)共3330 天对流层中层500hPa 欧亚盛行天气型主要时 空变化特征及其与近年来北极对流层中、低层增暖异常和北极海冰减少的可能联 系。结果表明,CVEOF1 解释了总异常动能的15.82%,其两个子模态空间型分别 表现为三极子型(0 °位相和180°位相)和偶极子型(90 °位相和270 °位相)。 其中,180°位相和270°位相的天气型发生时,冬季北极对流层中、低层偏暖, 盛行暖北极-冷欧亚的大气环流形势。前期秋季从巴伦支海海域以东到波弗特海 海域的海冰密集度(SIC )异常偏少可能是其影响因素之一。近年来这两个位相 (180°位相和270 °位相)的发生频次逐渐增多,与冬季频发的极端低温事件 有紧密联系。在2005/06 和2011/12 年冬季的冷事件中,180°位相和270 °位 相的发生频次明显偏多。因此,秋季从巴伦支海海域以东到波弗特海海域的SIC 偏少,冬季北极对流层中、低层异常偏暖,有利于180°和270 °位相天气型盛 行,可能是导致冬季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字:北极增暖、海冰减少、冬季盛行天气型 Possible Connection between Arctic Warming and Eurasia Winter Prevailing Weather Patterns Li Si 1 Wu Bingyi 2,1 1 Chinese Academy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2 Institute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reanalysis data of ERA-interim and sea ice concentration data 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项目共同资助(2015CB453200 ) 第一作者:李思, 北极增暖对欧亚大陆天气、气候的影响. 296598189@ 通讯作者:武炳义, 北极海冰变化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bywu@ of the British Atmospheric Data Centre (BADC), the main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revailing Eurasian weather pattern in the middle of the troposphere 500hPa over 3330 days from 1979 to 2016 and its possibl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nomalies in the mid-lower troposphere over the Arctic and the decrease of Arctic sea ice in recent year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the complex vector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CVEOF). The results show that CVEOF1 accounts for 15.82% of the total anomalous kinetic energy and its two sub-patterns are represented by tripole patterns(0°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