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悬灸法:将点燃的艾条,对准穴位,以施灸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选取2~4穴,每穴每次艾灸15~20分钟,以灸后穴位局部皮肤潮红为度。每日1~2次, 7~10次为1疗程。 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3厘米~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穴位上,再将艾炷放于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烫时,可将姜片稍微提起,稍停后放下再灸,以免烫伤。艾炷燃尽,易炷再灸,每穴每次艾灸5~7壮。每次选取3~4穴,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 特别提示:面瘫早期,应重灸翳风穴,悬灸时间在30分钟以上为佳。面瘫恢复期,可增加悬灸神阙穴以补益正气。面部皮肤娇嫩,应避免灼伤皮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风寒。 * (三)泄泻病(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泄泻亦称腹泻,常有脾胃虚弱、湿邪内盛而致,以致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为临床表现。本病相当于西医的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 治则:健脾化湿。常用悬灸法、隔盐灸法。 操作步骤: 1、取穴:天枢、足三里。 2、配穴:胃脘胀痛者加中脘、内关;湿盛者加上巨虚、阴陵泉;脾胃虚弱者加脾俞、公孙、气海;命火虚弱者加命门、肾俞、关元、神阙;肝木乘脾者加脾俞、太冲。 * 灸法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脏腑虚寒证及实寒证如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寒湿痹痛、痛经、经闭、胃脘痛、寒疝、腹痛、泄泻、痢疾等。 (一)温经散寒 《素问· 异法方宜论篇》载:“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 凡气虚下陷或阳气欲脱之危证,皆可用灸法,以扶助虚脱之阳气。临床常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久泄、久痢、痰饮等。 (二)扶阳固脱 《扁鹊心书》记载:“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 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 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常用于治疗气血凝滞 之疾,如乳痈(急性乳腺炎)初起、瘰疬(颈淋巴结核)、瘿瘤等疾病。 (三)消瘀散结 * 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可调理亚健康状态。 (四)防病保健 《扁鹊心书·须识扶阳》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也。 《医说·针灸》说:“若要安,三里莫要干。” 免疫调节 * 常用灸法 艾灸 其他灸法 艾炷灸 艾条灸 温针灸 温灸器灸 直接灸 间接灸 悬起灸 实按灸 灯火灸 天灸 白芥子灸 蒜泥灸 瘢痕灸 无瘢痕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太乙针灸 雷火针天灸 回旋灸 一、基本技术 * 艾柱的制作 将纯净的艾绒 ,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 ,艾炷高1厘米左右,直径0.8厘米左右,燃烧完1柱为一壮。 * (一)隔 物 灸 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的方法。又称间接灸。 * 隔物灸 隔姜灸 隔蒜灸 隔附子灸 隔盐灸 * 1、隔姜灸 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4厘米,厚约0.3~0.4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 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 艾炷燃尽,易炷再灸 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 * * 治疗因感寒而致的呕吐、腹痛、痛经以及风寒痹痛等。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 2、隔盐灸 将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 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 上置大艾炷施灸 艾炷燃尽,易炷再灸 连续施灸,不拘壮数,以期脉复、肢温、证候改善 * * 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并作、中风脱证、四肢发凉等。 回阳、救逆、固脱 * 3、 隔蒜灸 鲜大蒜切成厚约0.3~0.5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捣蒜如泥亦可 将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 将艾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 艾炷燃尽,易炷再灸 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 * * 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未溃疮疖、乳痈)及虫、蛇、蝎、蜂蜇咬伤等病证。 清热解毒、杀虫 * 将艾条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条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3~5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施灸10~15分钟。 (二)悬 灸 * 艾条灸 * 悬 灸 回旋灸 雀啄灸 温和灸 * 1、温和灸 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10~15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温和灸促进混合痔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