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为水也风流唐代曲江诗研究.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大都为水也风流唐代曲江诗研究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簡恩定先生 大都為水也風流 ──唐代曲江詩研究 研究生:鄭和福 撰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一月 大都為水也風流──唐代曲江詩研究 提 要 「曲江」風景區是唐都長安最重要的公共園林,天子以至於庶人皆以此地為 樂。伴隨有唐將近三百年的歷史發展,此間開展出了許多豐富而深刻的社會、文 化意涵;而詩歌乃唐文化、文學之精隨,曲江意蘊的血肉、靈魂即儲存在曲江相 關的詩作之中,待人挖掘。 第一章緒論。闡明本論文不再以曲江的「空間意涵」為研究重點,而是利用 空間意涵的研究成果,對曲江「詩」的意蘊本身進行探究。另外,也將曲江相關 的史料、筆記、前人研究成果等融會貫通,對曲江的歷史、地理、文化背景等扼 要簡介一番。 第二章以安史之亂前的曲江詩為討論對象。此間作品以君臣唱和的詩篇佔絕 大多數,內容歌功頌德,千篇一律,屬宮廷詩的一環,充滿貴族性、御用性,曲 江意蘊尚不豐厚;但這些詩作都修辭典雅、氣度雍容、音節舒緩從容,頗能反映 出初、盛唐時國力之蒸蒸日上。 第三章探討杜甫的曲江詩。指出杜甫曲江詩在整體唐代曲江詩中承先啟後的 地位,及其對曲江意蘊劃時代的突破。相對君臣唱和詩作的歡樂融洽,杜甫顯然 是個局外人,然也因此能創作出動人的詩篇而豐厚曲江詩之意蘊。安史亂後的作 品如〈哀江頭〉、〈秋興八首〉之六等作品中的曲江,更是一改曲江樣板式的意義, 使曲江成為能代表盛世、反映盛世隕落的一個意象。 第四章著墨於安史之亂後曲江詩的意涵從宮廷詩中解放出來的現象。蓋大亂 嚴重打擊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一般文士的遊賞感懷之作,取代了君臣唱和詩的主 流地位,其貴族性的特質消解,而文士們各式各樣的深刻感懷持續投入曲江之 中,無形中也不斷豐富了曲江的意涵;豐富的曲江意象,當然也加深了詩作的情 韻。 第五章探析白居易的曲江詩。白居易是創作了最多曲江詩的唐代詩人,且其 作品中呈現出了兩種他的個人特色:一是「巔峰經驗」的投注,使曲江成為一個 承載了白居易仕途生涯頂峰的舞台;二是傷時之情的流露,透過悲秋與傷春兩種 方式,為曲江意象抹上人事變化的悲涼。 第六章致力於李商隱曲江詩之意蘊闡發。時代的衰頹加上個人身世的不遇無 成,使李商隱的詩作在傾訴個人之悲傷的同時,亦自覺或不自覺的流露出晚唐時 局衰頹的悲傷,其曲江意象中兼含傷己、傷國、傷時之情。 第七章對晚唐進士主題籠罩下的曲江詩進行研討。進士及第後的曲江大會、 杏園探花宴、慈恩塔題名等活動,使曲江地區和進士之間結下了不解之緣,諸如 應考者準備過程的焦慮艱辛、聽榜者的忐忑不安、下第者的失意寞落、及第者的 1 狂喜得意等等情感也跟著大量的注入曲江地區,使得曲江由代表長安的意蘊,轉 為進士意涵的代表。 第八章研究唐代曲江詩對唐朝國勢盛衰變化之反映。曲江為國都之花園,因 政治力而興,也因政治而敗,其水面就像明鏡般反映著唐朝國勢之盛衰。本章利 用「聲音之道與政通」的傳統詩學理論來觀察初、盛、中、晚唐的曲江之「音」, 以將反映盛衰的過程具體呈現。 第九章結論:回顧並總結全文。 關鍵詞:曲江、曲江詩、杏園、樂遊原 、慈恩寺、芙蓉園、進士、唐代國勢 2 A Study of Poems on Qujiang in Tang Dynasty Abstract Qujiang scenic area, the most important park in Changan in Tang Dynasty, was the place where both empero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had fun. In the history of the nearly 300 years of Tang Dynasty, one found a great number of profoun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