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变化影响下的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动态-水科学进展.PDF

水位变化影响下的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动态-水科学进展.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8卷 第2期 水 科 学 进 展 Vol.28,No.2 2017年3月    ADVANCES IN WATER SCIENCE Mar.,2017 DOI: 1014042/ jcnki321309201702015 水位变化影响下的河水⁃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动态 1,2 1,2 1,2 1,2 杨平恒 , 张  宇 , 王建力 , 谢世友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岩溶环境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715; 2 国土资源部岩溶生态环境重庆南川野外基地, 重庆  408435) 摘要: 为了解不同水位变化影响下的河水与地下水侧向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动态, 以重庆市马鞍溪为研究对象, 选取丰水期向枯水期过渡的10—12月为研究期, 对河水、 地下水及交互带的水位、 水温、 溶解氧(DO)、 pH值、 电导率(EC)进行监测, 结合对水体主要离子浓度的分析。 结果表明, 随枯水期到来, 侧向交互带水位发生较大变 化, 交互带与河水间的水位梯度缩小, 河水入渗动力逐渐减弱。 水位的变化及入渗水温的降低, 使交互带微生物 - 2- 活动减弱, pH值上升且变幅减小, DO上升。 在其影响下, 交互带EC下降, 变幅减小, 交互带对NO 、 SO 的净 3 4 化能力降低, 对Mn、 Zn等重金属固定能力增强。 通过分析交互带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 可推断出随马鞍溪枯水期 的到来, 侧向交互带边界由距河岸30~50cm移动至距河岸30cm 以内。 关键词: 侧向交互带; 水位变化; 地球化学; 马鞍溪; 河水; 地下水 中图分类号: P59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6791(2017)02⁃0293⁃09 河水与地下水交互带(简称“交互带”)又称潜流带或交错带, 是指位于河流河床下并延伸至河岸两侧的 [1] 水分饱和的沉积物层, 地表水质量分数为 10%~98% 。 河水与地下水在这一区域内进行着双向迁移和混 [2] 合 , 形成交互流, 推动交互带边界不断移动, 驱动着这一区域复杂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 形成了交互带 [3⁃5] 独特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梯度 。 交互带地球化学梯度受交互流影响, 为河水与地下水提供了一个水位、 温度和化学变化的缓冲带。 大量污染物质可在交互带内得到净化, 对河流和地下水水质具有重要的保护作 [6⁃10] [11] 用 , 被称为河流的“肝脏” 。 [4] 根据位置不同交互带可分为侧向交互带和垂向交互带 。 侧向交互带与河岸带下边缘相交并受河岸带 [4] [12] 边缘效应影响 , 污染物或营养盐的迁移转化过程较垂向交互带更为复杂 。 目前国内外关于交互带的研 究主要集中于河床下方以垂向交互流作用为主的交互带, 而对于侧向交互带的关注较少, 且多以河流水文特 征、 河床形态及渗透系数为背景进行研究[4,13⁃22] , 对交互带地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