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第十章抗菌药和抗病毒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第十章抗菌药和抗病毒药.ppt

(五)制菌机理(Wood-Fields抗代谢学说) ※磺胺类药物主要是利用抗代谢原理进行抑菌,在二氢叶酸的生物合成中,磺胺类药物可以占据二氢叶酸结构中对氨基苯甲酸的位置,生成无功能的伪叶酸,阻碍了二氢叶酸的生物合成,致使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阻碍。 2019 - * (四)磺胺类构效关系 N1 N4 1、对氨基苯磺酰胺基是磺胺类必需结构,且两者必须成对位。 2、苯环用其它环取代或苯环上引入其它基团,都将使该药物制菌力降低或丧失。 4、保持N4为游离氨基不被取代,若被取代,则必须在体内可被水解还原成氨基时才能有效。 潜在氨基 RCONH-,R-N=N-,NO2,-OHNH,CH3NH-,(CH3)2NH 3、N1的一个氢被取代,能使药物抑菌作用增强,以杂环取代,活性更显著,毒副作用小。 噻唑、恶唑、嘧啶 烃基、连苯基 、萘基 2019 - * 5、 N1和N4均被取代时,在肠中溶解度小,适用于肠道细菌感染 6、磺酰胺基上的胺基可被苯环取代,形成砜类化合物(氨基砜苯环也可被一个含N杂环)取代(吡啶) 2019 - * (六)磺胺类药物吸收与代谢 2.代谢 大部分4-氨基的乙酰化代谢 1.吸收 小肠吸收 2019 - * (七)磺胺增效剂(TMP) ※甲氧苄氨嘧啶(TMP) ㈠、作用机制 阻止二氢叶酸向四氢叶酸的转化 复方新诺明 (SMZ+TMP) 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可增强磺胺药物活性 2019 - * 作用机制 2019 - * 增效的机制 2019 - * 2019 - * 常用磺胺增效剂 2019 - * (八)磺胺脲类降血糖药 1.磺胺异丙噻二唑:有降血糖作用 2.氨苯磺丁脲:降血糖作用增强 3.甲苯磺丁脲:第一个临床正式使用的降血糖药 4.氯磺丙脲 醋磺己脲 第一代 5.格列苯脲:第二代 6.格列吡嗪 7.格列齐特(达美康):第三代 2019 - * 二、 喹诺酮类抗菌药 (一)药物发展与分类 1962-1969 萘啶酸类 萘啶酸 抗菌能力 G-(+) G+(-) 绿脓杆菌(-) 结构特点 2019 - * 第一代 1970-1977 吡啶并嘧啶羧酸类 吡哌酸 抗菌能力 G-(+) G+(-) 绿脓杆菌(+) 结构特点 7-位增加 哌嗪基团 2019 - * 第二代 1978-- 喹啉羧酸类 ※氟哌酸(诺氟沙星) 抗菌能力 G-(+) G+(+ ) 绿脓杆菌(+) 结构特点 7-哌嗪基; 6-位引入F原子 ※环丙沙星 抗菌活性更强 2019 - * 氧氟沙星 对G-的抗菌活性比氟哌酸强4-8倍,对绿脓杆菌活性少差 2019 - * (二)喹诺酮类药物作用机制 大肠杆菌的DNA回旋酶由2个A亚单位和2个B亚单位组成。 喹诺酮类药物是回旋酶抑制剂 影响因素①抑菌强度;②穿透细胞能力 A亚单位 B亚单位 穿透力 萘啶酸类 吡啶并嘧啶羧酸类(一代) 喹啉羧酸类 (二代) (+) (-) 弱 (+) (+) 弱 (+) (+) 强 2019 - * ※喹诺酮类抗菌药作用机理 喹诺酮类抗菌药能穿透细菌的细胞壁,进入内部,并作用于DNA的专一位点上,当旋转酶移位到药物结合点时,形成一三级复合物,即阻碍了旋转酶的活动。由于喹诺酮抗菌药能深入到细菌内部抑制旋转酶,造成细菌遗传物质的不可逆损伤,故有强大的杀菌作用。 2019 - * 三、喹诺酮类构效关系 N1取代基应为乙基或乙基电子等排体 ※ 5位被氨基取代可显著增强抗菌活性 ※6-位引入F结合力↑穿透力↑增强制菌效力 3位羧基和4位的羰基为必须结构 7位引入侧链,扩大抗菌谱、抗菌活性增加 ※ 2019 - * 三、抗真菌药 真菌可引起皮肤、粘膜、皮下组织和内脏感染 表皮---皮癣毛发---头屑指甲--灰指甲 浅表真菌病 深部真菌病 白色念珠菌等 传染性强占90% 2019 - * 2019 - * 2019 - * 深度真菌感染的原因 1.机体免疫能力低下 2.患重病或遭受严重创伤 3.大量使用抗生素,使大部分细菌受抑制 2019 - * 药物来源 抗生素类 合成抗真菌药 多烯类 非多烯类 氮唑类 非氮唑类 2019 - * ㈠、抗生素类抗真菌药 多烯类:P401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