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深化教育改革.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深化教育改革(提纲) 杨德广 引言 中国教育长期来受传统观念影响很深 ①几千年封建主义思想 ②几十年计划经济思想 现代教育理念是针对传统教育理念而言 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为分界 1.何谓现代教育理念? 树立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以及建立新的教育制度、教育体制等。 2.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要实现三个转变: 从计划经济下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市场经济下的教育理念; 从封闭状态下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改革开放下的教育理念; 从微观视野下的教育理念,转变为宏观视野下的教育理念。 3.计划经济下在办学上的四个特点: ①国有化的办学体制; ②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 ③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 ④单一的投资体制。 4.计划经济下的教学上的五个特点: ①教学思想上——以知识为本; ②教学模式上——刚性的教学计划; ③教学内容上——繁、难、偏、旧; ④教学方法上——单向的、“三中心”; ⑤考试上——记忆性。 5.学习现代教育理念,要达到四个目的: ①认清中国面临的形势和挑战;②树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③明确教育肩负的责任;④坚持教育创新,探索教育发展改革的途径。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就是树立十一个现代教育观 第一,树立教育发展改革观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一抓发展,二抓改革,是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法宝; 办好教育一要发展,二要改革; 办好学校一抓发展,二抓改革; 改变计划经济下“统、包、管”,“等、靠、要”; 抓发展、抓改革——必须更新观念——权力、利益再调整、再分配。 第二,树立教育创新观 江泽民同志强调教育创新。 背景:①东南业金融危机的教训; ②日本“科技立国”与美国竞争——“科技创新立国”; ③中国科技落后的现状。 创新教育指对青少年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教育; 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的不同:目的不同、内容不同、任务不同; 创新教育有赖于教育创新。教育创新的内容: ①目标,②内容,③环境,④评价标准,⑤教师队伍; 创新教育落实到学生身上,做好5方面工作: ①创新素质;②思想道德;③科学文化;④心理素质;⑤身体素质。 第三,树立新的教育体制观 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即四种领导体制向两种转变; 国有化的办学体制,向“一主多元”转变:国家办学为主。多元: 民有民办、民有公助、公立高校整体转制、民办二级学院、公民联办、中外合作办学、股份合作制办学; 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第四,树立宏观的教育时空观 跨越传统的教育时间和学校教育的空间。 突破教育时间的阶段性,教育空间的封闭性,教育对象的局限性。 在教育时间上,延伸到学前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 树立全员教育观,全时教育观。 给学生终生发展的能力 → 终身学习的能力。 从教会知识 → 教会学习。 把教育延伸到整个社会,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 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 教育是全社会的事。 把教育的时空拓展到国外去。 第五,树立教育服务产业观 教育是服务产业; 教育的公益性与产业性; 高等教育的产业性体现在四方面; 中国加入WTO以后,将推进教育国际化、产业化; 国外教育机构通过“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在服务消费国的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等形式占领中国教育市场、吸引中国学生; 各类学校要增强教育服务意识。 第六,树立适应性的质量观 质量是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质量观是指判断产品或工作优劣的理念。 1.发展的质量观,发展是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扩招与质量的关系,扩招与就业的关系,渐进性的质量观; 2.合适目标的质量观,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规格和目标; 3.需求性的质量观,满足校内外学习者的需求就是质量; 4.多元化的质量观,不能用一种教育质量标准取代多种教育质量标准; 要用多元化的质量观衡量多样化的教育质量; 评价一所学校也要从整体出发,树立多元化的质量观。 5.特色性的质量观,特色是适应社会上的特殊需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 第七,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观 西周的“乡三物”——“德、行、艺教育万民”; 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洛克、杜威论德育; 人文科学的兴起、衰落、凸现; 美国、日本对学生素质的要求; 怎样做到德育为先? ①认识上——德育的主导作用,②独立地位,③德育到位,④德育考核制度。 第八,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才观 “人不见了”的教训;“如何而生”→“为何而生”; 21世纪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找回失去的人”; “以人为本”的三因素; 如何做到“以人为本”:①要有明确的培养目标;②把“以人为本”贯穿到教育的全过程;③关注学生的个性;④制订科学的考核制度。 第九,树立以能力为重点的素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