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检验.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学检验 第一章微生物及微生物学检验 小结第一节 微生物第二节 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123本 章 内 容学习目标及重点学习目标掌握:微生物的概念、特点;与医学有关的八大微生物种类。熟悉:微生物的三大类型及分类;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任务。了解:微生物命名原则。本章重点:★微生物的概念、特点和种类。 ★临床微生物检验的任务。第一节 微生物一、微生物的概念与特点 1.微生物(microorganism) 是一群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特点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比表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 繁殖快,代谢强 适应强,易变异 种类多,分布广第一节 微生物二、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1.微生物类型 根据微生物大小、结构和组成不同分为三类型微生物类型 细胞结构特点常见种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或核酸构成病毒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始核,缺乏完整细胞器细菌、放线菌、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体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完整细胞核,细胞器完整真菌第一节 微生物2.微生物分类 ⑴分类等级: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种为微生物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微生物 主要分布于原核生物界、真菌界、病毒界第一节 微生物⑵几种分类等级概念 ①种: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即有一定的共同形态和生理特征)的某一微生物群体归为一个菌种。现代分类学上规定菌株的DNA同源性≥70%或16SrRNA序列同源性达90%以上为同种。②亚种或变种:为种内的分类单位。是指自然界分离到的微生物纯种,其与典型种之间存在某些特征的差别且这些特征稳定遗传,将这一纯种称为典型种的变种。第一节 微生物③型:依据同种微生物间的微小差异,分为不同型。 不同微生物具有不同的分型方法。 如霍乱弧菌依其生物学性状差异分古典生物型和El-Tor生物型;福氏志贺菌依其抗原结构不同分6个血清型。④菌株:来源不同的同种微生物的纯培养物,称为菌株。如分别从患者甲和患者乙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两株金黄色葡萄球菌。⑤标准菌株:是指具有某菌种典型特征的菌株。是菌种分类、鉴定、命名的参比依据,常用于临床微生物检验的质量控制。第一节 微生物⑶微生物分类方法: ①传统分类法和数值分类法 ②遗传学分类法 细菌分类:采用伯杰分类系统分类和命名。 真菌分类:我国普遍采用Ainsworth分类和命名。 病毒分类:按科、属、种3级或科、亚科、属、种 4级分类和命名。第一节 微生物3.微生物命名: 采用拉丁文林-奈双命名法。 斜 体首字母大写斜体小写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简写为S.aureus。 多数有益,少数有害 微生物无处不在第一节 微生物三、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第一节 微生物微生物与人类关系主要体现于:1.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分解和营养作用。2.微生物在生产实践活动中的广泛应用。3.微生物污染的危害作用。4.微生物对人体的作用 正常菌群的生理有益和病理致病作用 病原微生物的致病作用第一节 微生物(1)正常菌群:①概念:寄居在人和动物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有益而无害的微生物群,称正常微生物群或正常菌群。②生理作用(有益作用):生理作用依赖于正常菌群微生态平衡的维持,主要有营养、拮抗免疫防御、免疫调节等作用。第一节 微生物③病理作用(有害作用):在某些条件下,正常菌群的微生态平衡被破坏,可表现出致病作用,称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致病条件第一节 微生物(2)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引起动物、植物或人类产生疾病的微生物。葡萄球菌革兰染色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典型脓疱第二节 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一、微生物学概念及研究范围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人类、动植物、自然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按研究对象分:细菌、病毒、真菌学 按应用领域分:工业、农业、医学、兽医微生物学等 按研究方向分:基础微生物、分子微生物学、微生态学等第二节 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二、微生物学发展1.微生物的经验应用(1)酿酒、制醋、腌腊等食品生产实践的经验使用;(2)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微生物在疾病防御中的经验使用,也是免疫预防的最早方式。2.微生物的发现与研究(1)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最早观察到微生物; 第二节 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2)微生物学研究的创始人:巴斯德、科赫、李斯特(3)抗生素的发现:1929年Fleming发现青霉素,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革命;1940年Florey 提取青霉素;欧立希:发明化学疗剂——砷凡纳明。 -------问题:滥用抗生素

文档评论(0)

kfcel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