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剖宫产的变迁 剖宫产的历史 公元前8世纪罗马法律规定:死后开腹取死胎 1581年报道了活产剖腹手术分娩 1876年的同时子宫体切除 1882年的子宫切口缝合 1912年的子宫下段纵切口 1926年子宫下段横切口——重大改革 剖宫产指征(参照中华妇产科学标准) (1)难产: ①头盆不称,包括骨盆狭窄及相对头盆不称; ②软产道异常; ③胎儿异常,包括臀位、横位、异常头位(高直后位、颜面后位)、部分双胎及巨大儿; ④脐带脱垂; ⑤胎儿窘追、胎盘功能不良、羊水过少; ⑥剖宫产史等。 (2)妊娠并发症 :如重度子痫前期或子痫、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3)妊娠合并症: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内外科疾病,心脏病(心功能3一4级)、糖尿病合并巨大儿等。 适应症的变迁 剖宫产手术指征掌握不严。存在明显的诊断过度情况,心存疑虑而被迫放宽手术指征。 社会及其他因素部分比例逐渐上升。 认为剖宫产安全; 选定良辰吉日; 产前检查发现胎儿偏大或超声提示胎儿有脐带 绕颈而拒绝试产; 担心体形改变或不能忍受宫缩痛; 医护人员未能给予充分的试产而过早行剖宫产术; 怕引发医疗纠纷,不得已而放宽剖宫产指征。 二、剖宫产率的变化 剖宫产率的变化 60年代以前5%。 70年代末剖宫产率上升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倾向。 WHO于80年代初即提出剖宫产率不应超过15% 8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的剖宫产率开始下降并趋于稳定。 但我国剖宫产率自80年代末起直线上升。 近20年我国剖宫产率急剧上升。 90年代初20% 目前达40-60%(有的地区高达70一80%) 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 剖宫产技术的发展(其他专业的发展) 围产医学的兴起 初产妇比例上升 处理异常胎位的观念变化 胎儿监护及超声技术的过度诊断 为减少产伤和困难的阴道助产技术 社会因素 社会对妊娠“完美母婴结局”的高期望 最主要原因:社会因素 群众中误传剖宫产是理想分娩方式,找关系开后门做剖宫产术并形成风气。有的甚至对医生施加压力。 剖宫产指征概念的扩大以及围产监护技术如B超及分娩监护仪开始普及应用,对出现的假阳性一时难以区别也是原因之一。 此外,目前部分医生认为剖宫产手术简单方便且承受压力小,这也己成为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剖宫产率上升的结果 母婴近、远期病率上升 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不能继续下降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难题 三、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 对母婴健康近期影响 产后出血:即时及晚期产后出血增加。 邻近脏器损伤:膀胧、输尿管等损伤。 羊水栓塞:高于阴道产。 术后并发症:肠梗阻、血栓性病症等。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率增加。 住院费用及时间:均明显增加。 对母体健康远期影响 慢性盆腔痛 盆腔粘连 子宫内膜异位症 对新生儿健康远期影响 过敏性哮喘发生率高: 为阴道分娩3倍。 对一儿童脑功能的影响: 产妇在麻醉状态下出现低血压状态 胎头娩出时外界压力骤减,脑血管扩张 肺透明膜病 对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早发的精神分裂症。 剖宫产对再次妊娠的影响 再次妊娠可能发生子宫破裂 再次妊娠易出现严重的胎盘并发症 剖宫产瘫痕部位妊娠 四、如何降低剖宫产率 剖宫产是处理高危妊娠的一种重要方法。 但是掌握剖宫产指征,适时、正确地进行剖宫产术至关重要! 适宜剖宫产率的衡量标准 合理的手术适应症 合适的手术时机 安全的手术及麻醉技术 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1、合理的手术适应症 某些妊娠并发症,如妊高症、中央性前置胎盘、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重症病毒性肝炎及急性脂肪肝等。手术可降低孕产妇的病死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 高危妊娠如胎儿生长受限、慢性肾炎等,手术可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胎粪吸入综合症的发生。 胎儿窘迫、胎位不正、巨大儿等,手术可减少缺血缺氧性脑病及产伤的发生。 2、合适的手术时机 有手术指征可考虑择期剖宫产。 尽量避免和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 决定分娩方式前应充分估计胎儿大小及产妇的高危因素,产程中严密监护,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试产时间过长,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3、安全的手术及麻醉技术 采取合适的麻醉方式; 避免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 子宫切口位置、大小适宜; 操作应轻柔、迅速、准确; 如有出血应迅速处理; 注意子宫切口的缝合。 4、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出血的防治 剖宫产术中副损伤的防治 剖宫产术后感染的防治 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的防治 剖宫产术后特殊并发症 血栓性疾病的防治 五、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 降低剖宫产率措施 加强产时保健 加强对医务人员培训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云林联美国小本位课程教学活动设计表-云林国民教育辅导团.DOC
- 互联网改造房产中介谁主沉浮-蓝莲花研究机构.PDF
- 互联网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浙江工商大学杂志社.PDF
- 互联网思维下的企业微信战略-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PPT
- 云南罗平基层医务工作者对基本药物认知调查-昆明医科大学学报.PDF
- 互文性与语文阅读教学-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PDF
-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筹备情况汇报提纲-BHAuto.PPT
- 亚洲民生科技社会与文化之比较研究-研究发展处.DOC
- 五四一高级技工学校德育渗透教育的规划和设想.PDF
-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内涵及运作管理 - 科技发展计划管理系统.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