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精品课件中国文化史(中).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 发展历程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曰美 中国文化史的分期 (1)远古至夏:起源期 (2)殷商至春秋战国:奠基及元典创制期 (3)秦、汉 :发展期 (4)魏晋南北朝:冲突与融摄期 (5)隋唐五代 :繁荣期 (6)宋辽夏金元 :巅峰期 (7)明清 :由盛转衰期 (8)鸦片战争至民国 :全面落后期 第一节 华夏文化的诞生和初始特点 一、原始社会的文化 1.自然崇拜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想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 万物有灵 把外在我们的自然物品和人工物品,都想象为具有“灵性”和“生命”的存在,这就导致以物为灵,以物为神,泰勒称之为“万物有灵论”。 恩格斯说:“就世界性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分开。” ——《马恩选集》第3卷,第154页 他又肯定地指出:“甚至可以把这种发展看作人类历史的开端。” —《自然辩证法》,第91页 《礼记·祭法》:“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白族史诗《创世纪》第一部分“洪荒时代”所描写的:“在洪荒时代,树木会走路,石头会走路,牛马会说话,鸡鸭会说话,飞鸟会说话”等等 。 自然崇拜 万物有灵 《山海经》 “见则天下大水”(《东次二经》:空桑之山的“軨軨”兽);或“见则有兵”(《西次二经》:鹿台山之“凫徯”鸟);或“见则天下大旱”(《东次二经》:姑逢之山的“獙獙”兽);或“见则其国有大疫”(《中次十经》:复州之山的“跂踵”鸟)。 见则天下大穰”;《南次三经》丹穴之山的凤皇和《西次二经》女床之山的鸾鸟,“见则天下安宁” 。 2.图腾崇拜 图腾(Totem)一词原是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Ojibwas)的方言,意思是“他的亲族”。人们认为自己的氏族与氏族用以命名的动物、植物或无生物之间有血缘联系,这一种动物、植物或无生物就是氏族的图腾。对于本氏族的图腾动植物,通常禁止打杀和吃食。中国学者最早使用这个概念的是严复。 相传黄帝率熊、罴、貔、貅、豹、虎六兽同炎帝殊死搏斗,这六兽其实是指以其为各自图腾的六个氏族。 鱼、鸟、蛙、龟、蛇、猪、马等日常所见之自然物,以及人们运用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能力创造出来的对象,如龙、凤等都曾是中华先民崇拜并奉为本族旗帜的图腾物。 龙飞凤舞 “龙以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 —闻一多《伏羲考》,见《闻一多全集》第一卷,三联书店1982版,第26页。 “龙飞凤舞”乃是“在中国大地上高高飞扬着的史前期的两面光辉的、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图腾旗帜”。 —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3.生殖崇拜、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形成的原因:“第一,经历过漫长的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历史阶段后,从万物有灵和灵魂观念中产生出占支配地位的鬼神观念;第二,母权制衰落,父权制兴起,男子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增强,权力增大,各集团由不稳定的对偶婚开始向较为稳定的一夫一妻制过渡;第三,对人的崇拜已逐步占支配地位” —蔡家麟《自然·图腾·祖先》,载《哲学研究》1982年第4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扞大患则祀之。 ——《国语·鲁语上》 二、原始社会的组织 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婚姻形态:血亲杂交、血缘群婚(班辈婚)、族外婚、 对偶婚等几个阶段。 先秦时期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 第一阶段:混沌阶段,即人类还没有主 体意识(原始社会)。 第二阶段:类意识的自觉阶段,即人类有了真正的“类意识”(西周时期)。 第三阶段:个体意识不断发展阶段(春秋战国时期)。 五帝时期 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这五位上古帝王。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知识分子的悲剧二重性:一方面,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先知先觉者的自信与自尊,本能地追求“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己”;另一方面,他们又不得不把实现自己人格价值的希望寄托在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库创作者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