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五桥建设BIM+装配式.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HYPERLINK /thread-9932381-1-1.html \o 【早安bim】 第九期 南京长江五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BIM+装配式用全了! 南京长江五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 BIM+装配式用全了! ?? 在建设中的长江五桥北起浦口区五里桥,跨越长江主航道后,经梅子洲,下穿夹江,南岸接河西江山大街,全长约10.33公里。 ? ? ? 长江五桥是南京“十三五”期间计划通车的重点工程项目,去年7月被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列为全省第一批品质工程示范创建项目。围绕交通运输部“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建设理念,为落实“优质耐久,安全舒适、经济环保、社会认可”的“品质工程”建设要求,提升工程全寿命周期品质,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依托工程技术创新,积极推行现代工程管理,开工伊始就确定了建设一座“精致、平安、环保、智慧”桥隧工程的建设目标,并制定了“品质工程”创建总体方案;开工一年多来,长江五桥建设工程已取得初步成效。 建设中的索塔 加强隧道施工安全管控 ? ? ? 2017年8月起,市公建中心先后制定了南京五桥品质工程创建实施计划、实施方案、质量创优工作指南和考核细则。按照市里“提升工程品质、创新工程管理、控制工程质量、保障安全绿色、优化发展环境”的要求,组织了多项创建攻关行动,比如针对隧道施工质量安全的管控能力提升攻关行动。 ? ? ? 据悉,长江五桥接收井基坑(位于青奥双塔楼附近)深近40米、距离长江不足100米、周边环境复杂,特别是砂层地质容易渗水。针对这个特点,市公建中心组织开展“基坑正反演分析”研究,数值模拟预测基坑开挖对既有青奥隧道的影响,指导工程施工;研发自动化监测系统,实现对已运营隧道的不间断自动化监测,实时查看监测状态。通过攻关行动,落实隧道施工最大风险点(江南接收井基坑)施工管控措施,以提升隧道施工质量安全管控能力。 ? ? ? 在盾构施工中,依托大盾构数据监控平台,开展15.46米大直径盾构机的数据采集、参数预警、智能分析、风险评价工作。通过远程实时监控、安全监察、应急指挥等,综合管控盾构重大风险源和关键环节施工安全,建立盾构技术专家诊断、智能化管理、大数据优化决策机制,形成了集数据分析、风险管控、安全监察、施工管理、应急指挥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盾构施工管理平台。 工程首次采用多项创新技术 ? ? ? 市公建中心长江五桥现场负责人赖用满介绍,长江五桥跨江大桥为纵向钻石型、中央双索面的主跨600米三塔斜拉桥,跨径为(80+218+2×600+218+80)米;夹江隧道为直径15米的大直径盾构隧道。长江五桥是世界上首座大跨度钢混组合索塔斜拉桥,也是首次大规模使用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桥面板的组合梁斜拉桥,该工程首次采用钢壳—混凝土索塔,首次采用全线预制拼装桥梁。项目技术创新多,工程管理要求高。 ? ? ? 自2017年5月开工以来,长江五桥建设工程施工进展顺利。主桥索塔已开始中塔T8节段安装、边塔T7节段安装,节段梁预制已完成20%,南引桥已开始节段梁安装和加宽段现浇混凝土箱梁施工。隧道整体始发段施工接近尾声,现场正在进行盾构机刀盘安装工作;管片生产约完成20%,江南接收井按计划推进,北接线、房建工程开始基础施工。 装配式索塔吊装克服精度难题 ? ? ? 在江北绿水湾湿地公园附近,长江五桥北岸工地上,能看见索塔已浮出水面,初具规模。索塔设计高约170米,从侧面看呈钻石形。赖用满告诉记者,长江五桥的索塔在国内首次采用钢壳—混凝土结构,“这次长江五桥的索塔外层采用钢壳结构,内部是钢筋混凝土,相关试验研究表明,这种组合结构有利于提高桥梁的承载力和耐久性,外观也比较漂亮。” ? ? ? 索塔采用工厂化、装配化施工,在工厂生产完毕后运送到现场安装,这样不仅能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也符合绿色施工的理念。一座索塔大约可分为36节,在工厂分节段生产,先下料制造钢壳,内部再预穿钢筋,然后1+1预拼,完工后到桥位现场吊装。现场吊装时,如何让每两节之间的钢筋精准连接是个难题。赖用满介绍,第一节索塔安装时最难,“第一节索塔有1000多根钢筋,总重量达180吨,工人要利用全站仪、经纬仪和水准仪,精准确定每一根钢筋的位置和相对关系,吊装时要慢慢对准、微调,第一节索塔从船上起吊至下落到位,花了大半天时间。” ? ? ? 除了钢筋连接难,索塔对精度的要求也很高,每一节索塔的垂直度偏差不能超过1/3000,在工厂时就要进行预拼和测量,到现场吊装完后再测量,要达到预拼时的精度。 ? ? ? 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的核心温度不能超过65℃,否则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影响。当前夏季气温高,要满足这个指标是又一难题,现场只能采取降温措施。“我们在拌合混凝土的水里加冰块,把砂石料放空调房里吹风降温,把装有水泥的罐子用水喷淋,浇筑混凝土前外部钢壳也要洒水降温,浇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