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圆二色谱原位监测分子聚集过程中构象的变化In-功能高分子学报.PDFVIP

利用圆二色谱原位监测分子聚集过程中构象的变化In-功能高分子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功 能 高 分 子 学 报 1 JournalofFunctionalPolymers DOI:10.14133/j.cnki.1008-9357.20181224001 利用圆二色谱原位监测分子聚集过程中构象的变化 宛新华 (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北京分子科学国家研究中心,高分子化 学与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 摘 要: 聚集过程对轴手性分子的手性光学信号有着重要的影响。比如,1,1-联二萘分子随着聚集体的形成,其圆二 色(CD)信号会被湮灭,简称聚集湮灭圆二色效应(AACD)。基于此,唐本忠教授课题组又设计了锁环和未锁环的四种基于 联二萘的聚合物。从其聚集过程中CD谱图的变化发现对于未锁环的分子(P-1/P-2),两个萘环之间的夹角会逐渐增大。 相反,对于锁环的分子(P-3/P-4),相应的夹角会逐渐减小。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也证实了聚集过程中这一构象变化。 本工作为原位研究分子在聚集过程中构象的变化提供了一种高效、实时和定量的监测策略。这一手段将会在生命和健康 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分子聚集;圆二色;构象变化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In-situ MonitoringConformationalChangeofMolecular Aggregation ProcessUsingCircular Dichroism WAN Xinhua (BeijingNationalLaboratory forMolecular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Polymer Chemistry andPhysicsofMinistry ofEducation,College ofChemistry andMolecular Engineering,Peking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 The aggregation of molecule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ir funct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other methods can only characterizethevariation ofmicrostructure,but are not capable ofmonitoring conformational changes.Thesetechniquesare also complicated, expensive and time-consuming. Here, Prof. Tang and Prof. Qin’s group demonstrate a simple method to monitor in-situ and in real-time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 of (R)-1,1’-binaphthyl-based polymers during the aggregation process using circular dichroism. Based on results from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circular dichroism measurements, polymers with “open” binaphthyl 收稿日期:2018-12-24 作者简介:宛新华 (1964-),男,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E-mail:xhwan@pku.edu.cn 2

文档评论(0)

suijiazhua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