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2005版中药材及饮片 薏苡仁 F.docVIP

《中国药典》2005版中药材及饮片 薏苡仁 F.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药典》2005版中药材及饮片 薏苡仁 F 薏苡仁 拼音名:Yiyiren 英文名:SEMEN COICIS 书页号:2005年版一部-260~261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 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的干燥成熟种仁。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外壳、黄褐色种皮及杂质,收集种仁。 【性状】 本品呈宽卵形或长椭圆形,长4~8mm,宽3~6mm。表面乳白色,光滑,偶有残存的黄褐色种皮。一端钝圆,另端较宽而微凹,有1 淡棕色点状种脐;背面圆凸,腹面有1 条较宽而深的纵沟。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微甜。 【鉴别】(1)本品粉末淡类白色。主为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多面形,直径2~20μm,脐点星状;复粒少见,一般由2~3分粒组成。 (2)取本品粉末1g,加石油醚(60~90℃)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石油醚(60~90℃)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薏苡仁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上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醋酸(10:3: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3)取薏苡仁油对照提取物、甘油三亚油酸酯对照品,加〔含量测定〕项下的流动相分别制成每1ml含1mg、0.14mg的溶液,作为对照提取物、对照品溶液。照〔含量测定〕项下的色谱条件试验,分别吸取〔含量测定〕项下的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和上述对照提取物、对照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供试品色谱图中,应呈现与对照品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并呈现与对照提取物保留时间一致的7个主要色谱峰。 【检查】杂质??? 不得过2%(附录IX?? A)。 水分??? 照水分测定法(附录IX?? 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15.0%。 总灰分??? 不得过3.0%(附录IX?? K)。 【浸出物】 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热浸法(附录X?? A)测定,用无水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5.5%。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乙腈-二氯甲烷(65:35)为流动相;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理论板数按甘油三油酸酯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甘油三油酸酯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1ml含0.14m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过三号筛)约0.6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流动相50ml,称定重量,浸泡2小时 ,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kHz)30分钟,取出,放冷,称定重量,加流动相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5μl、10μl,供试品溶液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用外标两点法对数方程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甘油三油酸酯(C57H104O6),不得少于0.50%。 【炮制】 薏苡仁 除去杂质。 麸炒薏苡仁 取净薏苡仁,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性味与归经】 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 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用法与用量】 9~30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