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现代文学(1917-1949) 主讲:罗雪松 联系电话0775-2859225(办) 一、教学目的、要求 1、熟读作品,理解作品。尽可能多地阅读名家名篇。培养较高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文学批评能力。 2、掌握三十年来(百年来)整个文学史发展的过程及经验教训。掌握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个追求、奋斗(和反思)的大致历程,并对此有所感悟。 3、关注学子的“精神成人”与“灵魂发育”,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使自我生命经教育而更加情运悠长。 二、学习意义: 1、中国现代文学不仅深刻地包容了中华民族由古典向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真切的心理折射,而且,体现了现代中国人思想情操和审美能力所能达到的高度。通过现代语言艺术大师们的作品,认识本民族所拥有的美好情操和传统的文化沉淀。 2、中国现代文学深刻地反映了中国知识分子感应着时代的变迁而追求、奋斗的反思等精神历程。通过学习,认识中国知识分子在追求国家、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中所持的特殊立场和方式。 三、教材及教参 1、教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钱理群 等著北大出版社 2、教参 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下)郭志刚 孙中田主编 高教出版社 ②《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下册苏光文 等主编西师大出版社 ③《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第一、二册 黄修己 主编中青出版社 ④《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陈安湖主编 华中师大出版社 ⑤《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刘炎生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⑥《中国新文学大系》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目标: 培养良好思维 培养健全人格 推荐书目: 《大学人文读本》之《人与自我》、《人与国家》、《人与世界》 文史哲各种读本 自然科学常识 四、作业 阅读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的关系》,并做读书笔记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现代文学 产生的背景、分期及性质 背景: 现代文学从时间上来说是指从1917---1949年约三十年的文学。 从它产生的背景来看,它是在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孕育而成并展开错综复杂的人生历史画卷。这个画卷在展开之前,有一个长长的序幕 在新的文学革命的时代正式到来之前,改良派已把文学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在这一步中,已深深地埋下了文学革命的契机。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我国的文学按照自己的历史逻辑继续发展下去。 (郭志刚《文学史》第5--8页) 一、现代文学的分期 第一个十年:1917—1927 文学革命时期 第二个十年:1927—1937 革命文学时期 第三个十年:1937—1949 国统区文学和 解放区文学时期 3、现代文学的性质: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学。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 要求:了解文学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掌握重要的文学史事件、重要的社团流派和重要的文学斗争情况。 文学革命的文化源头 对“五四”文学文化脉流的研究成为学界的关注热点之一。在这个领域影响较大的有刘纳、陈平原、夏晓虹、杨联芬等人的著作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五四”真正地拉开了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一幕,它以最热情、最激烈、最感人、最彻底的方式,利用学术的权威力和文学的感召力,对中国文化赖以存在的基础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批判和打击。它对此后的中国历史有着深远而持久的决定作用,它的精神养育了一大批信仰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它为旧文化的毁灭提供了最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 “五四”先驱者,是彻底冲破了传统理想人格模式,将历史反思、现实反思与自身内省意识集于一身的人,他们既体现了“五四”知识分子最根本的作为“人”的意识的觉醒,也表现出了异常的人格力量与人格魅力。 鲁迅(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2、能够分析阿Q形象 3、理解《野草》的哲学意蕴和《朝花夕拾》的史料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如何理解“说不尽的阿Q”这个命题 2、《野草》的象征意义 3、通过《朝花夕拾》理解“人间至爱者”对于人类生存的基本命题“爱”与“死”的童年体验的追忆与成年的思考。 有关鲁迅的图片材料 生平(13-26) 创作(35-45) 第二章 鲁迅 一、生平(1881,9,25—1936,10,19) 对鲁迅生活道路和思想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和制约作用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共八个要点) 1、鲁迅诞生时,上距鸦片战争40年,帝国主义正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腐败的清政府忍辱退让,中国沦于国破民穷的境地。(大环境) 2、幼年时代,鲁迅常跟母亲住到乡下外婆和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无人机组装调试与检修-第一章-无人机系统概述.pptx VIP
- 卫星定位导航原理(哈尔滨工业大学)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docx
- T_CEIAESD 1005—2022_防静电不发火地坪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VIP
- 2021-2022年度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聘任制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入党积极分子结业考试最新复习资料.doc VIP
- _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贷款评估案例.pdf VIP
- 2024年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测试题及答案简答题、论述题.docx VIP
- AI赋能教师专题培训:AI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pptx VIP
- 《即兴伴奏与弹唱2》课件——幼儿歌曲钢琴伴奏中小调式副三和弦的应用.pptx VIP
- 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