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轮复习全品 第10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政治-新课标-人教版课件整理.ppt
考点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意义 考点透析 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社会实践,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分的条件。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破 第25课 文化创新 【温馨提示】 文化创新的渊源和源泉不是一回事 文化创新的渊源是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的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文化创新的源泉是社会实践,是唯一的来源。 2.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破 第25课 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的重要性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破 第25课 文化创新 3.文化创新的主体 (1)主体: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要求:文化创新必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 【温馨提示】 不能认为“文化创新来自创作者的灵感,主要依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文化创新与创作者的聪明才智分不开,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破 第25课 文化创新 重难突破 正确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 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二是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推动作用。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新的文化形态的诞生、旧的文化形态的消亡和先进文化的发展,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 返回目录 课前自主复习 第25课 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又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创建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服务。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3)二者关系如下: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破 第25课 文化创新 易错辨析 1.[2014·北京卷,25①] 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 [提示]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2014·重庆卷,8④]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 ) × [提示]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基。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破 第25课 文化创新 3.[2013·北京卷,25C] 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 × [提示]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4.[2011·天津卷,4B] 文化创新决定社会实践的发展。( ) × [提示] 社会实践决定文化创新,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破 第25课 文化创新 5.[2015·海南卷,15①] 县政府的做法体现了政府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作用。( ) × [提示]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破 第25课 文化创新 命题探究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破 第25课 文化创新 考情速查 命题揭秘预测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39(1) 高考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主体,以选择题或以主观题形式考查文化创新的意义。复习时要重点掌握和区分文化创新的意义 返回目录 核心考点突破 第24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角度 教育的作用 文化传承 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利于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精神文明建设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教育与人的素质 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特别提醒】 不能错误地认为“教育传承文化,科技发展文化”。 教育和科技进步都能够传承文化和发展文化。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从事文化创造。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推动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一讲 化学实验基础讲义汇总.ppt
- 第一讲 均相反应动力学基础内容资料.ppt
- 第一讲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课程实例.ppt
- 第一讲 孔丘《论语》教学精品.ppt
- 第一讲 宏观经济学导论(高鸿业-宏观经济学(南京理工大学徐生钰)课件教案.ppt
- 第一讲 导入科目讲解.ppt
- 第一讲 导游业务之绪论学科介绍课程讲述.ppt
- 第一讲 导论 伦理学教学精品.ppt
- 第一讲 导论·什么是美学内容资料.ppt
- 第一讲 导论【中外文化史】教材编辑.ppt
- 第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10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内容资料.ppt
- 第一轮孟德尔的杂交实验2教学精品.ppt
- 第一部分 起重机械课件教案.ppt
- 第一部分 专题八 第1讲 微生物的利用和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教材编辑.ppt
- 第一部分 专题八 第2讲 酶的应用及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教材编辑.ppt
- 第一部分 引论 第1章 嵌入式系统概述内容资料.ppt
- 第一部分 必修二 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课程实例.ppt
- 第一部分 机电工程技术课件教案.ppt
- 第一部分 专题三 第1讲 区域特征分析与地理信息技术课件整理.ppt
- 第一部分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817P全内容资料.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