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年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4万吨、废手机电池1万吨建设项目.doc

年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4万吨、废手机电池1万吨建设项目.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0 年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4万吨、废手机电池1万吨建设项目 环境风险专项评价 河南蓝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1.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长沙圣恒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在宁乡县煤炭坝镇棤树村青山组建设年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4万吨、废手机电池1万吨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只进行废电池的分类、储存、中转销售,不涉及拆解、碾压及其他破碎操作。 评价目的: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及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评价重点:根据项目实际工程情况及当地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确定该项目风险评价的重点为废铅酸蓄电池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硫酸和铅的泄漏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 2.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确定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 2.1 物质危险性判定 本项目主要储存和运输废铅酸蓄电池及废手机电池,在铅酸蓄电池的组成中,属于有毒和腐蚀性物质占据了较大份额。其中,浓度为37%左右的稀硫酸占电池总重量的15%,含铅物质占75%以上,分别以金属铅(极柱、汇流排、板栅、负极板活性物质)和Pb2(正极板活性物质)的形态存于电池之中。按照表1进行物质危险性判定。 表1 物质危险性标准 物质类别 等级 LD50(大鼠经口)(mg/kg) LD50 (大鼠经皮)(mg/kg) LC50(小鼠吸入,4小时)(mg/L) 有毒物质 1 5 1 0.01 2 5LD5025 10LD5050 0.1LC500.5 3 25LD50200 50LD50400 0.5LC502 易燃物质 1 可燃气体-在常压下以气态存在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其沸点(常压下)是20℃或20 2 易燃液体-闪点低于21℃,沸点高于20 3 可燃液体-闪点低于55℃ 爆炸性物质 在火焰影响下可以爆炸,或者对冲击、摩擦比硝基汽油更为敏感的物质 本项目危险化学品来自废铅酸蓄电池中的硫酸和铅。对照《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和《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质、毒害性分析如下: (1)铅 ①理化特性 带蓝色的银白色 HYPERLINK /view/1208.htm \t _blank 重金属, HYPERLINK /view/118854.htm \t _blank 熔点327.502°C, HYPERLINK /view/81200.htm \t _blank 沸点1740°C, HYPERLINK /view/38960.htm \t _blank 密度11.3437克/ cm3, HYPERLINK /view/97115.htm \t _blank 比热容0.13 kJ/(kg·K), HYPERLINK /view/34359.htm \t _blank 硬度1.5,质地柔软,抗张强度小。不溶于水,溶于硝酸、热浓硫酸、碱液,不溶于稀盐酸。 ②毒性毒理 急性毒性:LD5070mg/kg(大鼠经静脉);亚急性毒性:10μg/m3,大鼠接触30至40天,红细胞胆色素原合酶(ALAD)活性减少80%~90%,血铅浓度高达150~200?μg/100ml。出现明显中毒症状。10μg/m3,大鼠吸入3至12个月后,从肺部洗脱下来的巨噬细胞减少了60%,多种中毒症状。0.01mg/m3,人职业接触,泌尿系统炎症,血压变化,死亡,妇女胎儿死亡。慢性毒性:长期接触铅及其化合物会导致心悸,蜴 激动,血象红细胞增多。铅侵犯神经系统后,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减退、疲乏,进而发展为狂躁、失明、神志模糊、昏迷,最后因脑血管缺氧而死亡。 (2)硫酸 ①危险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编号81007。 ②理化性质 硫酸分子量98.08,纯品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无臭,蒸汽压0.13kPa(145.8℃) ,熔点10.5℃,沸点330.0℃,相对密度(水=1)1.83,相对密度(空气=1)3.4,与水混溶,化学性质稳定,为酸性腐蚀品, 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③燃烧爆炸性 与易燃物(如苯)和有机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具有强腐蚀性。 ④毒性毒理 急性毒性:LD50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