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组交换的特点:健壮性 动态路由具有自适应的特性 动态路由和报文转发相辅相成 周期性路由更新 默认: 现有的部件会失效,会有新的部件加入,认为变化是正常的 牺牲一定的带宽的利用率,提高健壮性(报文头开销,更新开销) 分组交换网络原理总结 存储转发 动态路由(包括每个分组自带源地址、目的地址,拓扑发现、路由选择) 出错交由端系统处理 今天的Internet 与50年多前相比 规模更大 用户更多 功能更多,更有价值 但是,健壮性、适应性和互联程度都下降了 ... 地址空间趋于耗尽 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访问网络 NAT: a feature or a problem? NAT解决了地址耗尽的问题,并且增强了安全性和控制性 NAT打破了许多协议和应用基于IP地址全球唯一的假设 无法支持peer to peer的应用。 端到端的报文传输路径变成多个NAT域的级联,相当于虚电路 Later comer Internet NAT NAT NAT NAT NAT NAT NAT NAT NAT NAT NAT: a feature or a problem? NAT导致随着时间推移,Internet原有结构遭到破坏 为了恢复Internet原有结构,必须过渡到IPv6 解决地址短缺的问题 为什么IPv6还未大规模使用,一些反对者的说法 NAT喜好者: NAT比过渡到IPv6便宜而且容易 地址不会这么快耗尽,至少可以支撑到2010,甚至2020年 How Soon? IPv4地址何时耗尽? NAT可以保证地址永远够用,但是降低整个网络的互通性 IPv6的部署宜早不宜迟 对于指数增长的网络,问题拖得越久越难解决 等两年就意味着问题的难度增长了4倍 IPv4 address exhaustion The top-level exhaustion occurred on 31 January 2011 The RIR(Regional Internet registry) APNIC(Asia-Pacific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re)s exhaustion on 15 April 2011 小结 基于分组交换的IP结构使网络的持续增长成为可能 Internet需要过渡到IPv6以阻止目前网络结构的破坏和保证将来的增长 过渡到IPv6将会是困难和昂贵的,需要一个过程 * * * * * * * * * * * * * * * * * * * 网络时代的三大基本定律 摩尔定律: CPU性能18个月翻番,10年100倍。 所有电子系统(包括电子通信系统,计算机)都适用 光纤定律: 超摩尔定律,骨干网带宽9个月翻番,10年10000倍。带宽需求呈超高速增长的趋势 迈特卡尔夫定律:联网定律, 网络价值随用户数平方成正比。未联网设备增加N倍,效率增加N倍。联网设备增加N倍,效率增加N2倍 网络带宽与CPU性能 光纤容量 数据流量超过话音 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RelativeCapacity(%) Voice Data Source: MCI (Vint Cerf) International data traffic already exceeds international voice from Australia and Scandinavia. 数据中绝大部分是IP数据 2000 1998 1996 All Other IPX TCP/IP Traffic Ratios Source: Gartner 1997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Internet上的信息趋于交互 Relative User Population Multimedia Dynamic WWW Static WWW FTP and Telnet E-Mail and News Other 8% 17% 39% 27% 7% 2% 13% 18% 23% 23% 16% 7% 14% 17% 12% 15% 28% 14% To Transactional Pages (Red) andAudio/Video Content (Purple) 100% 80% 60% 40% 20% 0% 2000 1998 1996 Source: The Yankee Group, 1996 Data/Voice/Video 三网融合 Internet 高速信息网络的发展方向: 通信与计算聚合 通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龙潭福里二期、永兴福里、龙湖佳苑、隆兴福里、曙光福里二.doc
- 龙岩一中张雪华.ppt
- 麻楝枝叶中%个252O_U67YT78.PDF
- 麻疹流行调查.ppt
- 麻醉并发症与意外防治.ppt
-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现状报告.PDF
- 麦麸超微粉碎对面团流变学特性与网络结构影响.PDF
- 齐来认识高血压.ppt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年第39卷第21期Jour.PDF
- 黔东南州耕地分等定级调查评价作业单位采购项目(三标段).doc
- TSTIC 120083-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系统数字化运维服务要求.pdf
-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pdf
- TSTIC 120085-2023 船舶拖带服务规范.pdf
- 健身安全课件图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计划.docx
- TSTIC 120081-2023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服务规范.pdf
- THEBQIA 304-2024 型钢智能检测设备设计规范.pdf
- 健身房消防培训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广东省深圳市红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建文外国语学校两学部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