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草案).doc

国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草案).doc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国家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草案) 一、特种设备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承压和载人设备、设施,纳入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范围的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及其安全保护装置。 (一)特种设备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特种设备的种类繁多,涉及面广,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锅炉是工业生产的“心脏” 每年消耗掉煤产量的70%;石化装置中,特种设备比重高达40%;起重机械作为现代生产物料的搬运设备,是支持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等主要产业的“骨干”。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种设备拥有量迅猛增加。近几年来,特种设备每年平均增幅超过8%。截至2005年底,在用特种设备数量共300多万台(套),压力管道75万公里,气瓶1.3亿只。 特种设备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重大的影响。如1997年北京东方化工厂储罐爆炸事故,损失超过亿元,上万名工人待岗;2004年4月重庆天原化工厂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死亡9人,15万人紧急疏散;又如2005年新疆发生容器爆炸事故,除人员伤亡损失外,仅设备直接损失近千万; 2005年7月上海气瓶泄漏事故造成108人中毒入院治疗; 2005年3月江苏淮安液氯罐车倾覆事故造成28人死亡,数万人的疏散;2004年10月秦皇岛祖山索道事故24人在64米的高空滞留20多小时。 (二)特种设备事故情况。 2001年至2005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1518起,共死亡1470人,受伤1905人,直接经济损失19013.16万元。具体事故情况如下: 2001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308起,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3起;严重事故294起;共死亡284人,受伤435人,直接经济损失1851.7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1.21。 2002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352起,其中重大事故20起,严重事故332起,共死亡351人,受伤372人,直接经济损失2552.4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1.19。 2003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89起,其中重大事故12起,严重事故277起,共死亡235人,受伤379人,直接经济损失3091.43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0.95。 2004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95起,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6起、严重事故278起。共死亡299人、受伤426人、直接经济损失4552.94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0.92。 2005年共发生特种设备严重以上事故274起,其中特大事故1起,重大事故18起,严重事故255起,共死亡301人,受伤293人,直接经济损失6964.69万元。特种设备事故万台起数0.87。 全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保持稳中有降的态势,在设备总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万台设备事故起数呈下降趋势,每年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基本持平,重特大事故起数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有所增加,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三)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情况。 为了做好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各级质检部门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6月30日国家质检总局印发了《特种设备特大事故应急预案》,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质检总局加强对重点设备的演练进行指导,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组织开展了各类特种设备应急演练工作;质检总局不断推进安全监察网络建设,努力消除盲点盲区,切实做到及时登记、及时检验、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全国已配置安全监察人员7517人,聘用安全监察协管人员6.8万人,安全监察组织网络初步形成;质检总局正逐步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信息化网络,完善动态监管,现已初步形成省级网络公共业务管理平台,初步建成省级和国家级特种设备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推进特种设备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试点,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较好的信息支持。 然而,我国的特种设备应急救援工作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是没有国家及地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机构,使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缺乏协调和指导;二是部分企业的应急预案过于简单,可操作性差;三是特种设备事故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缺乏信息支持;四是缺少对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技术的科学研究;五是没有建立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通讯保障系统,通讯信息不畅;六是资金投入不足,绝大部分基层质监部门没有专用的应急救援交通工具,无法及时赶赴事故现场,没有个人防护装备和必备的检测仪器,缺少培训演练资金等。总之,应对特种设备重特大事故的综合能力不足,远不能适应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整体需要。 (四)“十一五”期间工作目标。 “十一五”

文档评论(0)

150****0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